从F到F 萧山厚植“青创生态”

2025-03-26  A+ A-
  《新江南网》江南区域知名综合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新江南网欢迎您! 
杭州日报讯 近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杭州研究院(以下简称“西电杭研院”)正式启动技术经理人招聘计划,吸引了来自985、211高校百余位工科背景的青年人才踊跃报名。

在很多人的“刻板印象”中,技术经理人等同于“科技中介”,但事实上,他们是校企合作的深度参与者,是一支专业化、全职化的技术转移团队。在跑企业和跑高校老师之间,有效解决高校科研与企业需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他们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工科背景和商务谈判能力,还需要熟悉政府政策、项目申报流程以及技术开发的各个环节。

在西电杭研院技术转移中心负责人张茂强看来,“教科人一体化改革的落脚点在赋能产业发展,而技术经理人将在这方面发挥很大的支撑作用。”

去年以来,萧山实施了更加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突破F类人才认定范围,从九类行业扩展至技术经理人、首席质量官、标准总师等。其中,获得国家技术转移专业人员能力等级培训中级技术经纪人结业证书的人才可以被列入F类人才,这一举措在全省范围内具有创新性。

从F到F

在萧山打造青年向往之城的新征程中,F类人才显然是重要的新起点,而“Future”则是萧山的“未来”。萧山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和更加创新的思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度,为青年人才提供更多机会和发展空间,共同书写属于新时代的弄潮传奇。

作为全省首批“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创新深化试点区县,萧山不断深化以高能级科创平台牵动教科人融合贯通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改革,西电杭州研究院则是改革的缩影。

在3月21日举行的萧山首届青年发展大会上,西电杭研院执行院长姜文作分享交流,2021年,西电首支团队来到萧山参与西电杭研院筹建时,还心存忐忑。“没想到 3个月后,2万平方米含装修的临时办公场地就交到了我们手里,这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了‘萧山速度’。”在落地过程中,“人才服务专员+数据驾驶舱”的创新模式实现手续办理“零次跑”,让他感受到了“萧山温度”。而3年后建成交付的70万平方米现代化新园区,更让他深深感受到了“萧山力度”。

3月22日,西电杭研院正式开园,开启“教科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姜文介绍说,当前西电杭研院已经累计引育国家级人才25人次,组建了50余支高水平PI团队,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全职科研人员200余人,校企联聘博士后70余人,为西电杭研院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今年1月初,西电杭研院推出“十五条”改革举措,围绕引才聚才、释放发展潜能、培养卓越工程师、打造高能级平台矩阵等方面,深入推进教科人一体化发展、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当前,西电杭研院进一步公布细化方案,将改革举措全面落地。比如设立概念验证基金,采取“企业出题,高校解题,市场判题”模式助力科研成果二次熟化。

“这一系列举措,是我们推动改革举措落地见效,打造教科人一体化发展样板,赋能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积极行动。目前,我们已累计服务企业944家,解决问题810项。‘飞秒激光跨尺度精密制造’技术用于新版国产证卡防伪,与龙兴航电合作研究开发项目纳入了萧山首个‘安心宝’支持项目。”西电杭研院党委书记邓军表示。

显然,从F到A类人才梯队的角度看,在“教科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西电杭研院已经形成了“改革闭环”。

厚植“青创生态”

近年来,萧山的人才总量在全市持续领跑。特别是2024年全市大学生增速1%的背景下,萧山保持了15%的高增长。这一“增长的青年叙事”背后,包括海归小镇、浙大杭州国际科创中心和西电杭研院等在内的“一镇七星”发挥了重大的支撑作用。

无数青年创客涌入萧山的背后,是覆盖“产学研用金”全生命周期的“青创生态”,这也是“一镇七星”崛起的“密码”。从实验室、中试平台、成果转化,到基金支持、上市辅导,甚至到创业导师、产业链对接……萧山为青年人才和科创平台的发展配齐了“成长礼包”,提供覆盖各环节的贴心服务。

构建“五个十大”青年发展体系过程中,萧山又以政策加码厚植“青创生态”,以包容开放的生态重构人才评价体系。比如,将一定数量的人才认定名额授权给企业,是不是人才,企业说了算、市场说了算,让企业放开手脚引才用才,力争每年帮助5000名以上青年享受到A-F类高层次人才政策。

据悉,萧山将进一步加大对青年创新创业的扶持力度,用好百亿级创新创业基金,保障百万平方米拎包入住空间,提供全方位、全天候创业指导帮扶。同时,全力支持打造一大批“青年友好型企业”,每年提供不少于2000个见习岗位、5000个就业岗位,以及最长6个月的实习生活津贴,努力让每位在萧青年都能毕业即就业、来萧好就业。此外,萧山还聚焦青年求职成本,升级优化“青荷驿站”,每一位青年一下飞机、一出车站,就能申请享受最长7天免费住宿,进而打造“身心两安栖居地”,提供从“落脚有地”到“扎根有泥”的全场景守护。

 

网站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新江南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7007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