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森林火灾高发!千万千万注意!

2025-03-29  A+ A-
  《新江南网》江南区域知名综合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新江南网欢迎您! 

  临近清明节,野外用火和祭扫烧纸活动变多,加之春季天气干燥多大风天气,森林火灾风险增加,多地发生违规野外用火导致的森林火灾,已有多人被罚被拘。

  案例一

  3月25日14时许,安徽省庐江县东顾山林场突发火情。经全力扑救,火势得到有效控制,无人员伤亡。经初步调查,此次火情是由当地居民宛某烧纸祭祀引发,涉事人员已被公安机关依法控制,案件正在调查处理之中。

  案例二

  3月24日,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石坡乡杜家岩村突发森林火情。火情发生后,当地采取多种措施进行灭火,目前,火势已基本得到控制。据悉,火灾系村民在自家地里干活间隙吸烟后,将未熄灭的烟头随意扔在地边,导致可燃物被引燃,火势顺风蔓延至周边的山林引发。目前,该村民已被警方抓获。

  案例三

  2025年3月23日11时,辽宁省辽阳市弓长岭区安平乡耿家村西沟发生一起火灾,在公安、应急、消防等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大火被迅速控制并扑灭。起火原因系村民万某上坟祭祀烧纸,目前,公安机关已对万某依法采取强制措施。

  案例四

  据新京报报道,3月20日,广西横州市横州镇突发山火,目击者反映,当日上午有居民在涉事区域祭扫,下午火势迅速蔓延。21日,横州市应急管理工作人员称,明火于20日23时许被扑灭,无人员伤亡。初步调查显示,山火与祭祀活动相关,过火植被主要为马尾松和桉属类树木,具体起火原因仍在调查中。

  森林资源是全社会的共同财富,森林防火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目前,我市已进入森林防火紧要时期。为保护绿色家园,营造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苏州市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向全体市民朋友发出如下倡议:

  一、遵章守规,牢记森林防火“十不准”

  森林是全社会的共同财富,防范森林火灾,保护森林资源安全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希望大家能够认识森林火灾危害,牢记森林防火“十不准”规定:不准携带火种进山;不准在野外烧火取暖;不准在林区吸烟、点火照明;不准在林区野炊、烧烤食物;不准在林区上香、烧纸、燃放烟花爆竹;不准炼山、烧荒、烧田埂草、堆烧;不准让特殊人群和未成年人在林区玩火;不准乘车时向外扔烟头;不准在林区狩猎、放火驱兽;不准让老、幼、弱、病、残者参加扑火抢险。

  二、移风易俗,自觉遵守文明祭扫

  上坟祭祖点香烛、烧纸钱是引发森林火灾的重要原因,由于散坟点多面广、高度分散,管控难度大,是森林火源管控的重点和难点。倡导大家摒弃烧香烧纸祭祀等旧习俗,采取以植树寄哀思、鲜花祭故人和网络祭祀等符合时代特征的方式寄托哀思,弘扬社会主义文明新风尚。

  三、积极参与,共同守护绿水青山

  全民总动员,防火保安全。每个人都是森林防火的宣传员和监督员,鼓励大家踊跃参加各种有关森林防火的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向周边的亲朋好友宣传森林防火、保护森林的重要性,并坚持从我做起,以实际行动带动身边人树立安全防范意识,积极参与到森林防火中来。

  四、发现林火,科学有效应对处置

  发现有人在林区有吸烟、野炊、上坟烧香烧纸等违规用火行为,可以劝诫制止,如果无法制止,请及时向当地政府或者应急、公安、林业等部门报告,不做旁观者。一旦遇有森林火灾,不要惊慌失措,也不要盲目施救,请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第一时间拨打119电话报警。

  一点星星火可毁万亩林,开展祭祀活动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尽可能在祭祀的时候少用火、不用火。

  三组科普实验带你了解不文明祭祀带来的火灾隐患和危险。

  实验一:风吹落香灰点燃附近可燃物

  消防员点燃立香,当其充分燃烧后,将前端烧红香灰段剪下放在纸钱上,模拟风吹落香灰点燃附近可燃物。

  当纸钱接触到香灰后,迅速进入阴燃状态,随后开始猛烈燃烧,十分危险。

  实验二:香烛火焰引燃枯叶

  消防员点燃香烛,当香烛出现明火后,将火苗接触枯叶堆,仅1-2秒的时间枯叶就被引燃,随即剧烈燃烧变成灰烬,十分迅速。

  实验三:纸钱燃尽后复燃

  消防员模拟烧完纸钱后,在未完全熄灭的灰烬上,继续加入可燃物,只需要几秒的时间,浓烟开始涌出,出现复燃现象。大约1分钟以后,明火开始出现,且火势处于猛烈燃烧状态。

  春季天干物燥,森林火灾风险增加,违规用火引发森林火灾将承担法律责任。

  清明节将至,文明祭祀,安全第一。

  倡导大家尽量选择低碳、文明、绿色的祭祀方式,务必将消防安全铭记心间,严格遵守相关防火规定谨慎用火,让追思在安全的氛围中延续。

 

网站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新江南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7007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