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苏州修文物”!揭秘紫金庵文物修复与保护

2024-07-11  A+ A-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新江南网欢迎您! 

  为看不清轮廓的佛像清理灰尘、用专门研制的粘结剂修补千年佛像翘起的“颜料层”、将进行了脱盐和去除杂质的“本地”泥土填补壁画的裂缝……近日,苏州东山镇的紫金庵迎来了一群来自敦煌的“医生”——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技术服务中心的文物修复师,他们将在这里工作十八个月,完成紫金庵罗汉殿内59尊彩绘泥塑塑像和98平方米的壁画修复工作。

  从河西走廊的“文化圣殿”,跨越千里来到江南的“园林之城”,这些文物修复师带来了文物修复经验,也遇到了江南特有的考验。那么,他们到底是如何开展文物修复工作?记者走近这些文物修复师,看到了他们化腐朽为神奇的“魔法”。

  连续低头、弯腰超四五个小时

  衣服半小时就会湿透一次

  世人称“天下罗汉两堂半”,紫金庵的罗汉殿就是其中一堂。紫金庵素以殿中的泥塑彩绘罗汉像而闻名,相传这些罗汉像为南宋民间雕塑名手雷潮夫妇的作品,容貌各异,惟妙惟肖。由于罗汉像的泥胎、草胎、木骨架等材料逐渐老化,加之地质环境、气候环境及生物病虫害等主要因素,导致紫金庵罗汉殿建壁画、彩塑等逐渐产生不同类型、程度的病害,为此,这群国内顶尖的文物“医生”来到了这里。

  走进罗汉殿,只见殿内已搭起了脚手架,透过安全网隐约可以看到文物修复师们忙碌的身影。由于殿中塑像较为高大,两侧罗汉像又都呈上下两排分布,搭起架子可以方便工作人员自上而下开展修复工作。每尊雕像便是一个“工位”——文物修复师坐在雕像前,或握着软毛刷轻掸表面的灰尘,或拿着修复刀将调和好的泥轻轻涂抹,或用注射器为起甲的颜料层“打针”。他们保持低头、弯腰的姿态常常一坐便是两三个小时,这些动作也要重复成千上万遍。“只有趁上卫生间的工夫才会短暂休息一下。”紫金庵项目技术负责人杨金建说。

  结束绵长的雨天,连日的高温天气让很多人直呼吃不消,但对杨金建和团队的工作人员来说却是“极佳”的工作环境——这样的温度可以让壁画上新补的泥层更快地干燥,以方便补上下一层泥。

  实际上,温度只有利于修复本身,对文物修复师来说,却是很大的挑战。外面的高温让整个大殿如同一个巨大蒸笼,即使静静不动也会片刻汗流浃背。而立在“工位”后的一盏LED灯将狭小空间照得亮如白昼,在提供充足照明环境的同时源源不断地辐射出热量。在这双重“炙烤”下,文物修复师们灰色的短袖湿了干、干了湿,不知循环了多少回。

  记者看到,与其他雕像不同,大殿左侧的一座罗汉雕像通体露出了原本的颜色。这身雕塑完成了对污染、起甲、裂隙、破损等病害的修复,已经接近尾声。“修复一尊塑像差不多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杨金建说。记者注意到,修复后彩塑罗汉的颜色并不艳丽。“我们严格遵循文物保护原则,不改变文物原状,不会对其进行补绘及补塑。”

  为应对南方特有的除尘、用泥挑战

  这场修复准备了近七年

  除了作业现场温度高以外,对于杨金建的团队来说,此次“下江南”还有诸多之前未遇到过的挑战。他的团队之前基本都是在北方进行文物修复,先后在甘肃、新疆、山西,西藏等地进行壁画、彩塑及土遗址护修复工程,有着丰富的壁画、彩塑修复经验。

  “这是我们第一次来苏州。一来这里就给了我们‘下马威’。这里的空气湿度高,罗汉和壁画表面的浮尘,不像北方可以在吸耳球和羊毛刷配合下清除掉大部分。”杨金建说,长期的高湿度环境,让堆积在罗汉表面和缝隙中的灰尘“泥化”、粘连在塑像的颜料层表面,无法通过常规的方法清除。

  “因部分颜料层已经起甲,在除尘时稍有不注意就会导致颜料层脱落。因此除了小心再小心,就是得耗费大量精力多次清理,程序看着很简单但很考验修复人员的耐心。”杨金建说,得先用软毛刷除尘,再用吸耳球除尘,颜料层处理完后还要用棉签再次除尘。因此,除尘的工作量占到彩塑修复工作量的半数还多。

  此外,修复中用到的泥也是特别“定制”的——将苏州本地的土经过脱盐、去除杂质,晾晒、过筛子、搅拌等多道工序处理。“当时这些泥塑都是用本地的泥土做成,因此修复中必须追求‘本源’。”杨金建说,在正式修复前他们还进行了试验修复,对泥土成分的配比进行多次调试,确保最大限度修复如初。

  紫金庵泥塑的外层“皮肤”较为坚硬,起甲情况较严重,这也是本次修复的难点之一。杨金建团队秉承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中的不改变原状的原则,通过表面除尘、在颜料层背后注射特制的粘结剂、用铁质和木质修复到回帖颜料层的方法修复。在修复现场的前后对比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到,罗汉像原先翘起的颜料层被“抚平”,造型和原先完全一致。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吴中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敦煌莫高窟文化遗产保护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技术服务中心等单位互相配合,从2017年开始立项,到今年4月份开工,经过了近7年的时间,“准备的时间越久、准备工作越充分,也是对文物负责的体现。”吴中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的相关负责人表示。

  文物修复不允许有失误

  从事这行要有耐心和情怀

  “外界的因素是一方面,修文物,最重要的是耐得住寂寞,因为它很枯燥。”杨金建坦言,这些年,不少人关注到了文物修复这个行业,觉得很有趣,但是不知道这份职业背后的辛苦,“一尊泥塑一个人就要修一个月,每天面对同样一尊不会说话的泥塑,真的很考验人。”此外,他们也得全国各处出差,一去就是半年以上,最长的要两至三年,牺牲了大部分陪伴家人的时间。

  即便如此辛苦,也有年轻人愿意从事这份职业。记者在现场看到,这次项目的文物修复师都是“95后”,还有“00后”。现场一位22岁的文物修复师小孙告诉记者,他从小就对历史和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所以才选择了这个行业。

  文物修复工作是一项需要极高耐心和细心的工艺。他在师傅的指导下,从最基本的和泥、除尘开始学起,逐渐掌握了修复文物的技巧和方法。“带我的师傅一直说,文物修复不能有任何失误,打基础很重要,所以刚入行的时候,我光是和泥就学了将近一年。”小孙说,他深知,每一次修复都是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文化的传承,任何一个小小的失误都可能对文物造成不可逆的损害,“这份工作虽然看起来很枯燥,但真正沉下去,又会觉得很有趣,能让文物蕴含的历史文化传承下去,让我很有成就感。”

  带着这群年轻人走南闯北,杨金建把文物修复的“敦煌经验”和当地的情况结合,完成了很多历史文物的修复,“文物修复和保护的技术和方法是统一标准,区别就在于不同文物的材料和工艺不同,但我国东西部文化联系非常紧密,所以敦煌的修复经验和方法在苏州也适用。”来到苏州前,杨金建也多次查阅苏州的资料、到现场探勘,他对苏州的历史文化着迷,“苏州是一座宝藏,这里的历史建筑、文物等给我们打开了新的工作思路。”

  十五个月后,紫金庵就可以完成修复,对于文物修复师来说,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文物修复的目的就是让文物保存得更久一些,我们跑赢了时间,也就是让文物跑赢时间。”杨金建说。(苏报融媒记者 刘达 陈兆帅 文/摄/摄制)

 

网站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新江南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7007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