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近日,在古胥门广场上,2024大运河姑苏民俗文化活动·吴地端午暨姑苏非遗宣传周正式启动。活动围绕“雅致江南·龙腾端午”主题,聚齐龙筝、龙舟、舞龙等多种龙元素,现场演绎“三龙汇狮”的盛大景象,并展示20多种非遗项目,进一步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深度促进“景区+商圈”联动格局,推进文商旅融合发展。
传统与现代、历史与未来、文化与科技、人文与经济,本就可以共生共荣。今年以来,姑苏区沧浪街道加大文旅资源优化整合,借助元宵灯会、吴地端午等民俗文化活动,不断推动古城“文化+旅游+商业”深度融合发展,以非遗雅集、特展、文旅消费等多元的人文与经济相融互促的“文化+”场景,紧跟现代消费者的关注点,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在更生动、更丰富的平台进行展示。“我们通过‘文化+’探索景区与商圈相互赋能、联动发展。”沧浪街道党工委书记张卫说,街道以“文化沧浪”为品牌,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提升辖区景区和商圈品牌形象及综合实力,扩大旅游综合消费的“磁场效应”。
溯源吴地端午传统习俗
“三龙汇狮”传扬姑苏底蕴
端午节的起源与习俗,与传统华夏图腾“龙”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今年恰逢甲辰龙年,吴地端午活动围绕“三龙汇狮”,在传统舞狮表演的基础上,突出“龙”元素——龙筝展示、舞龙表演、龙舟竞渡,呈现“天龙、地龙、水龙”三种形象,展现传统民俗文化。
广场上,百花洲龙灯队负责人蒋达夫操控着龙头,与其他队员一起舞出龙翻身、二龙戏珠、一帆风顺等不同的姿态,协同苏州市龙狮运动协会上下翻飞、飘逸灵动的高杆舞龙,寄托着对于来年美好期待的农龙(俗称稻草龙),增添了舞龙的色彩,相互配合,热闹的氛围吸引一大批市民和游客围观,让非遗文化的活态传承可观可感;城墙上,苏州市风筝协会的夏金荣将30多米长的龙筝乘风而起,翻飞的龙筝由竹篾、鸡毛这些传统材质搭建骨架,轻盈而有韧性;护城河中,一艘艘古色古香的龙舟,伴随着喧天锣鼓、阵阵号声,劈波斩浪、一往直前,将活动推向了高潮,让悠悠运河、千载古城,再次焕发青春与活力……来自苏州市龙舟协会的负责人教帅表示,她从事龙舟赛事、表演已经第10个年头了,这不仅是一种情怀,也是希望江南特色的传统民俗文化被更多人看到和了解。
不同于其他地区,苏州端午节纪念的是春秋时期象天法地的名将伍子胥,至今江南地区仍有穿五毒衣、虎头鞋、系五彩绳、挂菖蒲、佩戴香囊等习俗。广场上,有的游客抱着身穿五毒衣的小朋友,在草棕编摊位前观赏大师制作非遗项目,没多久一只栩栩如生的草编蚂蚱就出现了,牢牢地吸引着小朋友的视线。据悉,此次姑苏非遗宣传周同步启动,现场苏州牙雕制作技艺、桃花坞木版年画、苏州玉雕等20余个国家级、省、市、区非遗项目齐聚运河畔。市民游客不仅能够近距离地观赏这些精美的作品,不少展示点还提供制作材料,非遗传承人现场教学,市民和游客都可深度参与到木版年画、制香、吹糖人、盘扣等非遗技艺体验中来。端午食粽是苏州端午时节的重要习俗。活动现场,花式粽子的非遗摊位也备受瞩目,苏州制粽技艺传承人凌恩斌手指不停,捋粽叶、做造型、填糯米、压实、封口……元宝粽、四世同堂粽、五子登科粽等一个个样式别致、寓意美好的粽子引得周边的小朋友跃跃欲试,纷纷想要上手包一只属于自己的独特的粽子,好一番热闹景象。据现场负责人介绍,非遗宣传周期间,“非遗赋能百年老校”姑苏非遗进校园成果展、“非遗守艺播种计划”、2024姑苏非遗青年人才培训等项目将先后开展,覆盖全区的42场“非遗在古城”系列活动也在线上线下持续“上新”。
立足“双非遗”文化特色
展现辖区新人新事新风尚
“苏州端午习俗”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的“双非遗”是姑苏区沧浪街道特有的文化优势。这两年,沧浪街道将端午民俗文化、古胥门元宵灯会和运河文化相结合,邀请省市专家共同谋划,创作运河主题舞蹈“三部曲”等运河主题系列文艺作品。河因城而起,城因河而生,第一部运河主题舞蹈作品《泊》荣获第十五届江苏省五星工程奖,第二部运河主题作品《嘿!新来那小伙》摘得第五届苏州市群众文化“繁星奖”决赛金奖。在运河民俗传承上,原创民俗广场舞《华灯溢彩》荣获2023年市广场舞“繁星奖”银奖。另有以运河边的红色故事为主题创作的曲艺作品《忆·万年桥上》。
在保护好文化遗产的同时,充分挖掘、利用好辖区内文化资源,展现社区居民的新人新事新风尚。沧浪街道文化站负责人商庆荣表示,利用运河资源打造运河社区,2023年沧浪街道打造桂花特色文化社区、开展“运河读书时百花书香地”大运河阅读节,全年开展各类阅读活动42场,建设图书漂流驿站3个,让阅读“火”起来,开展“运河边的非遗”第二季系列活动,每季度邀请非遗大师寻访运河边的非遗,让居民零距离感受多元非遗魅力,该项目纳入2023苏州全民艺术提升季。打造运河楼道,讲好运河人家故事,形成独特的区域韵味,利于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中“运河书屋”。
文旅融合是“文化+”的重要内容。对此,沧浪街道积极开发以“水上游+”为代表的文旅融合、水陆联动古城深度游产品,加强与市级有关部门沟通,以水上旅游带动全域发展,着力发掘特色旅游文化资源,制定“大运河”深度游线路方案,拍摄“古运新Yang·自在沧浪”旅游线路,登上全国“学习强国”平台,开发“一眼千年·游古至今”研学线路,“一街一巷一井”“一府一署一祠”“一馆一厂一园”三条特色游学线路,纳入苏州第四批游学项目。
利用大运河“文化+”的优势
聚焦“文商体旅”大融合主题
“文化一直是我们街道的优势。”沧浪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街道将持续重点发挥“文化沧浪”品牌作用,整合姑苏区内文化专家团力量,加强对运河题材文艺作品的创作,联合创排“运河三部曲”第三部作品,继续打磨运河第二部作品,继续挖掘运河素材,以戏曲、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展现运河文化的独特魅力;将利用大运河“文化+”的优势,聚焦江南文化、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以“文商体旅”大融合为主题,在运河文化活动的策划上做好文章,丰富运河文旅产品体系。深度挖掘沿运河地区丰厚的历史文化和浓郁的民俗风情,以运河为廊道,以城市为节点,重点发展度假体验、健康养生、运河观光、文化创意、研学旅游等旅游产品,广泛开展端午民俗文化节、古胥门灯会等特色文化活动,打造具有运河特色的节庆旅游产品。根据沿线地区资源禀赋和具体情况,打造研学旅游、红色旅游、生态旅游等运河文旅精品路线,挖掘利用沿线特色非遗资源,形成一批运河非遗旅游线路和体验基地。
据悉,接下来沧浪街道将围绕江南文化、水乡文化、沧浪文化等,不断整合文化资源,积极构建功能完善的街道公共文化体系,狠抓载体和队伍建设,举办文化节系列活动,持续开展独具特色的苏州端午民俗文化节、古胥门元宵灯会。依托大运河厚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淀,通过拍摄运河纪录片等方式方法,将运河沿岸非遗文化通过展览、论坛、演出等进行集中展示,提升社会和广大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水平和保护意识,使运河沿岸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宣传、保护与传承。“我们将按照‘以点串线、以线促面’的总体思路,完成胥江两岸文化内容挖掘,以‘金阊门,银胥门’为线索,加大对胥江沿线历史名人、传统技艺、民间戏曲、故事传说等文化资源的阐释,探讨其在当代社会的精神价值和时代意义,赋予运河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和表达形式。”沧浪街道相关负责人说。
(记者 严松)
2025-01-10
2025-01-10
2025-01-10
2025-01-10
2025-01-10
2025-01-10
2025-01-10
2025-01-10
2025-01-10
2025-01-10
2025-01-10
2025-01-10
2025-01-10
2025-01-10
2025-01-10
2025-01-10
2025-01-10
2025-01-10
2025-01-10
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