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上的长三角”有了新样本

2023-12-23  A+ A-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新江南网欢迎您! 

飞驰的地铁列车将中国经济最强直辖市、最强地级市、最强县级市融为“一城”——

“轨道上的长三角”有了新样本

2023-12-23-00_12_22+F-JJISUUUUad9cdc31562731e5b3f2471ba286d6db62706ddc97fa681e09783a241d48ea58b0a6be19cea69ee574720687bd8a96fb22eec78ad320c845539f5620b614ad6befdd414924005a3ec65f5c1f9403133ec6db92b2621f1b3415.jpg

  半年前,苏州轨交11号线正式开通运营。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示范工程,这是国内首条跨省域全城穿越的轨道交通线路,与上海地铁11号线顺利对接。

  随着列车飞驰,中国经济最强直辖市、最强地级市、最强县级市融为“一城”,“轨道上的长三角”有了新样本。

  打破壁垒,“无感换乘”推动融合发展

  苏州、上海“双11号线”的连通是否便捷,花桥站是关键。

  据苏州轨道交通票务工程师单清介绍,苏州、上海两地的票务优惠政策存在较大差异,加上缺乏系统的顶层设计,未预留城市间互联互通规划,各自轨道交通线网均已建设成熟,要实现互通需连接两个独立的AFC系统,困难不小:传统的AFC系统是封闭独立的计费系统,不同系统之间的交易数据无法互通,票价、计费及结算规则难以统一;受限于票卡技术标准,大多数票卡载体只能分别在两地使用,意味着既无法实现上海进苏州出,也无法实现苏州进上海出。

  为了让两地市民往返更加便捷,苏州轨道交通、上海申通地铁在此前双方实现“一码互通”的基础上,确定“基于二维码的无感换乘”技术改造路线。具体来说,通过手机授权的定位功能,相关App自动判断乘客所处地理位置,即到底在苏州轨交上还是在上海地铁上,确认乘客在苏州、上海一进一出后,App自动补登花桥站交易行程。考虑到两地轨道交通票价、票制的差异性,实行分段计费收费模式,即以花桥为界,两地按照各自票价分别计算并收取对应的行程费用,这就解决了两地清分结算等问题。

  随着今年6月24日苏州轨交11号线正式开通运营,“无感换乘”功能同步上线,为上海、苏州两地市民提供新的便捷出行方式。乘客在花桥站换乘时,只要在“苏e行”或“Metro大都会”App上开启“无感换乘”服务,便可通过花桥站内的专用通道直接换乘,无须再次购票、安检、检票,从苏州轨交11号线花桥站站台到上海地铁11号线花桥站站台,全程仅约5分钟。

  截至本月初,“双11号线”“无感换乘”用户使用量累计73.5万人次。其中,往苏州方向使用量为38.9万人次,日均2386人次;往上海方向使用量为34.6万人次,日均2126人次。

  克服重重难题,创下多个“首次”

  从举行开工仪式,到正式开通运营,4年半来,5万多名工人并肩奋战,攻克淤泥层、富水砂层、上下透水层连通等三重地质风险叠加难题。在有关部门协同发力与群众的翘首以盼中,“双11号线”提前半年开通。

  “穿越重重障碍,攻克道道难关,创下多个‘首次’。”昆山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夏强至今回想起“双11号线”的开通,仍深有感触。作为苏州单线最长的轨交线路,轨交11号线也是我市穿越铁路、河流、桥梁数量最多的线路,穿越61条河流、41座桥梁及正穿、侧穿115幢房屋,还3次穿越西气东输和川气东送高压管线,并首次长距离穿越阳澄湖。

  位于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旧址的急症楼和板桥弄48号楼都是C级危房。轨交11号线的白马泾路站—玉山广场站—珠江路站的两个盾构区间,恰好从这两栋楼穿过,稍有不慎,可能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

  苏州、昆山密切协商、紧密合作,多次组织专家实地勘探调研,精心制定施工方案。为确保两处危房安全,施工过程采用“克泥效”工法,将相关材料在盾构机掘进时同步注入盾体外,填充盾体与土体之间的间隙,达到有效控制沉降的目的,最终使两栋建筑物的沉降被控制在5毫米以内,在盾构施工中安然无恙。

  夏强说,地铁(轨交)是现代化城市的标配,苏州轨交11号线串联昆山70%的人口和75%的GDP,将推动形成以轨道交通为轴线的商业轴带、产业轴带,将“地理空间”变成“流动空间”,不断提升城市能级。

  居民点赞

  坐地铁上下班不用担心堵车问题,去苏州、上海都很方便,还会碰到迪士尼、江南风景等不同主题的列车,感觉很好。

  ——昆山市娄江实验学校中学教师金伟平

  公司紧临夏桥站,在招聘人才时,我们可以很有底气地说:“公司就在地铁口!”

  ——斯坦德机器人(昆山)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永锟

  每一站的站名很有特色,会吸引我去关注站名背后的历史文化。这样的设计十分用心。

  ——从连云港来昆山旅游的唐梅

 

 

网站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新江南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7007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