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城市“最佳合伙人”奔赴“盛夏之约”

2023-07-14  A+ A-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新江南网欢迎您! 

  这是一场15年未断的“盛夏之约”。

  7月10日,2023年(第十五届)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暨第四届苏州科学家日活动正式开幕。近一周时间内,共有3084名来自海内外的人才嘉宾走进这座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的城市,他们携带3057个创新创业的“种子”,期待寻觅一方沃土,长成“参天大树”。

  “遇见未来最好的方式就是亲手创造未来。我们诚挚邀请大家,把创新事业布局到苏州,把创新项目扎根到苏州,把创新成果转化到苏州。无论是老苏州、新苏州,还是洋苏州,每一位来到苏州的人才,都是苏州‘最想留住的幸运’,都是这座城市的最佳合伙人!”开幕式上,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曹路宝深情地说。

  当前,苏州正围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充分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深化国际合作,努力打造开放创新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精准发力,全力打造最优人才生态,奋力在科技创新上取得新突破。

  在高水平对外开放中集聚更多人才

  7月10日上午,苏州暴雨如注,梅雨季最后的“狂飙”,挡不住各路人才的激情,苏州国际博览中心内,各种肤色的“背包客”齐聚一堂,期待寻找一个机遇。

  会场外的走道里,一场创业周15周年成果展,吸引了大批参会人才嘉宾的驻足,一个个鲜活的创新创业成功案例,一列列人才和城市产业发展“螺旋上升”的醒目数据,成了“人到苏州必有为”的最佳印证。

  一直以来,苏州始终把人才作为发展最宝贵的资源、最核心的竞争力,全力营造尊重科学、鼓励创新的浓厚氛围,聚力打造高水平人才集聚平台。15年前,苏州以前瞻的战略眼光打造的“国际精英创业周”,如今已成为城市“最强”引才品牌。数据显示,创业周已累计吸引4万余名全球高端人才来苏参会,落户项目10932个,苏州四大产业创新集群领域项目合计占比67.32%。

  “刚来苏州时,我们只有一个小小的实验室,今天,我们已经有建筑面积达10万平方米的产业基地。不要说在中国,放眼全球,能够拥有一个完整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都是非常难的,苏州实现了我们的梦想。”回望创业之路,亚盛医药董事长杨大俊不无感慨。2016年,他作为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引进人才落户,如今,公司已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而在亚盛周边,同样由人才领衔创办的生物医药企业,已有20多家实现境内外上市。伴随着人才的异军突起,苏州生物医药产业一路高歌猛进。

  引进一个人才、创立一家企业、带动一个产业。这样的故事在苏州不断上演。通过深化高水平对外开放,苏州坚定不移面向全球汇聚高端资源,不仅打造了中新、中日、中德、海峡两岸和苏州自贸片区等开放平台,14个国家级开发区,160家境外世界500强累计投资设立450个项目,越来越多“生产+总部”“生产+研发”双基地落到这里。与此同时,苏州更吸引超过5.9万人次归国人才扎根这里,这一数字约占全省1/4。目前,全市人才总量已超370万,高层次人才总量超38万,国家级重大人才工程创业类累计入选168人、全国第一。此外,苏州连续11年入选“外国专家眼中最具吸引力中国城市”,连续3年获评“中国最佳引才城市”。

  坚持“产城人”融合发展,苏州持之以恒构建全方位、全要素、全周期的人才服务和支持体系,以敬才爱才、聚才用才的满满诚意,续写新时代人才背包客故事,努力建设“归国人才首选城市”,让每一位来到这座城市的英才都能够大展身手、收获精彩。

  新的布局随之而来。重磅发布“全球精英寻访计划”,通过重点寻访战略科学家、基础学科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等,促进科技招商、科技人才工作有规划、成体系、目标化、品牌化,打造区域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城市IP”;新揭牌三家全球创客育成中心。截至目前,苏州已有18家海外创客育成中心、8家国内创客育成中心;在英国伦敦建立首个全球创客传播中心,向世界讲好苏州人才创新创业的精彩故事,增强国际传播能力……本届创业周开幕式现场,苏州再次“先声夺人”,用好“开放”这个最大优势推出一系列新举措,搭建人才集聚的更广阔空间。

  以人才引领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走下领奖台,“赢在苏州·创赢未来”国际创客大赛全球总决赛一等奖项目负责人薛珏君更忙了,摆在眼前的“头号大事”,便是跟团队成员商量,将项目落在哪儿。“这样就可以尽早招人建厂了!”薛珏君信心满满。

  薛珏君刚从剑桥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团队也多为该校硕博士生,从事的是新一代钙钛矿Micro LED微显示技术,应用于头戴式显示设备。凭借创新材料和先进加工工艺、高精度喷墨打印两项核心技术,团队攻克了当前高端显示器中峰值亮度低、分辨率低、能耗高三大痛点。研究显示,在亮度、能效和寿命方面,新型钙钛矿光电材料比行业最优还高出100倍。

  无论新型显示,还是装备制造,谁掌握了关键核心技术,谁就能抢得发展先机,从而占领市场。在推进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融合发展的新征程上,苏州瞄准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大力集聚人才,尤其是站在国际科技前沿、引领科技自主创新、承担国家战略科技任务的战略人才,以更强人才队伍,引领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创业周开幕式上,新一批苏州市顶尖人才团队和姑苏重大创新团队揭晓。至此,苏州已评出10个顶尖人才团队和46个姑苏重大创新团队。对于今年立项的顶尖及重大创新团队,苏州将给予科研项目经费、安家补贴等3.15亿元资金扶持。

  这次获评姑苏重大创新团队,勤浩医药(苏州)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李杰和成员们都很兴奋。李杰拥有30多年的海外工作背景,加入公司后,主导管线研发和临床开发,先后搭建转化医学、新药发现及设计、结构生物学、成药性四大平台,“多快好省”发现新药。目前,公司已有3款产品进入临床,还把一款抑制剂的海外权益授给国际药企,标志着企业创新能力得到国际认可。

  赋能产业创新集群建设,苏州不光需要经验丰富的高水平科学家,还要敢拼敢闯的青年科技人才。开幕式上,苏州发布博士后集聚“1600”计划,面向全球推出1603个博士后岗位,端出最高百万年薪,诚聘博士后。这些岗位集中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先进材料领域,既涉及一批设站单位,也涵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和行业龙头企业,“含金量”不言而喻。

  除了用岗位引才,苏州还推出“名校硕博行”活动,吸引200名名校硕博生利用暑期时间“沉浸式体验”苏州。通过这几天的接触,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信息专业博士衣启源对苏州有了一定了解。他说,苏州正在打造光子产业集群,这让他对这座城市产生了浓厚兴趣,毕业后考虑到苏州工作。

  践行“人到苏州必有为”的郑重誓言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曾经,一群手握核心技术的科创人才,背上一个双肩包,就踏上了苏州这片创业创新的热土。如今,苏州也为科创人才准备了一款“人才数字背包”,并在本届创业周开幕式上发布。

  电子背包中,包含一本联系苏州的通讯录、一套人才和重点企业的政策集、一本人才创业和生活的服务通、一个人才项目对接的云平台和一张人才需求的招贤码,持续兑现“你只需要一个背包,其他包在苏州身上,你永远可以相信苏州”的承诺。

  从创业周开幕式现场捧回“重大创新团队”的牌子,辉粒药业(苏州)有限公司董事长许平心情十分激动。回顾在苏州的两年创业经历,许平感慨:“我们真的是从背包客一路走过来的,短短两年间,团队从两个人已经发展到了几百人。”在他看来,苏州已经成为生物医药产业全球具有竞争力的高地,同时对科创人才极其重视,从2020年落户以来,公司已顺利拿到3轮达2亿元融资。本次获评重大创新团队,苏州将给予2000万元经费支持,推动团队在科研成果转化、新药申报、人才队伍建设上冲刺更高目标。

  这样的互动也再一次证明,在苏州,人才和城市的成长关系,不是协议“对赌”,而是“必有为”带来的愈发“笃定”。

  对中国科学院院士迟力峰来说,今年,创业周获评为苏州市顶尖人才团队并不意外。她在2012年加盟的苏州大学,凭借对界面组装及纳米表征方面数十年如一日的钻研,迟力峰和她的团队逐渐点亮了一系列科研领域的创新成果。

  “我除了是名科研人,我还是一名教师,我认为‘传帮带’是每一名科研人的职责。”迟力峰说。近年来,苏州对顶尖人才团队和姑苏重大创新团队的引进扶持,带动集聚了詹启敏、陈子江、干勇、郝跃、迟力峰、朱日祥等28个院士团队、358名特聘专家,形成对全球高峰人才的“磁吸效应”,为产业创新集群建设提供坚实人才支撑。科技人才竞相涌现,智慧的火花在苏州尽情绽放。

  “苏州过后无艇搭”。香港江苏青年总会敏锐感知到了内地蓬勃的发展活力,在苏州高新区的邀请下,他们牵线搭桥,邀请了30名有意向来苏州发展的港澳博士人才参加本次创业周。香港江苏青年总会的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牟翔兴奋地和记者分享:“这次,我们还特别组织了60名香港中学生来苏州体验江南文化的魅力,他们当中绝大部分从来没有来过苏州,甚至没有到过江苏。我相信通过真听真看真感受,会有一颗小小的种子,在他们心中种下。”

  少年十五载,正当志学年。苏州创新精英周走过了15个年头,仍奔腾着不竭的创新源泉与发展动力。当说出人才是一座城市“最想留住的幸运”这句恳切之言,当“人到苏州必有为”成为一座城市对人才立下的郑重誓言,人才便能在一座城中挥洒创意、燃烧激情,人与城之间最美好的“双向奔赴”必定持续升温。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盛峥 徐瑞雅 龚琰)

 

网站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新江南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7007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