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响”张家港 创新更“走心”

2023-07-03  A+ A-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新江南网欢迎您! 

探索理论宣讲新方式,回应理论学习新需求,构建理论传播新生态——

“理响”张家港 创新更“走心”

近日,张家港高新区(塘桥镇)以辖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点)实景点位为载体,设置首批20个线上学习打卡点,开辟一条“云端寻学路”,通过线上答题、助力打榜、海报邀约等方式,累计线上学习已达2.4万人次。

理论宣传是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党的创新理论最迅速最广泛入脑入心的基本途径。

今年以来,张家港积极探索理论宣讲新方式,回应理论学习新需求,构建理论传播新生态,着力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大众化,为推进“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张家港实践提供强大精神动能。

一场“接力赛”探索理论宣传新方式

打造一条“文旅赋能生态兴村”研学路线,推广一本沉浸式红色剧本杀,办好一次“四敢”主题辩论赛,发布一条“清风微语”众说学习微视频……近日,张家港市德积街道微信公众号晒出了永兴村的“学习接力”课程表,干货满满又新意十足,让理论宣传“有滋有味”。

一月一村,一村一品,线下学习,线上接力。德积街道的《党音民声·“典”亮德积》“学习接力”主题活动,成为张家港推动理论宣讲工作出新走实的又一创新之举。截至目前,已有13002人次参与学习接力。

理论宣传重在“入脑走心”。张家港不断创新理论宣传的载体、形式和方法,“线上+线下”联动赋能,牢牢掌握理论宣传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动权。

一所“追梦学堂”成为学习分享的思想“能量池”。

80岁高龄的周长发分享祖孙三代共同学习的好经验;全国人大代表、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吴惠芳讲述托起农民“城市梦”的奋斗经历;参加过国庆60周年阅兵的退伍军人王鹏深情诉说自己殷殷爱国情……

作为张家港市级理论宣传主阵地,张家港“追梦学堂”自2019年5月投用以来,先后开展“我是学习明星”“圆桌思享会”“国旗下的公开课”“新时代的我们”“光影新播课”“文艺思政课”等20余项特色理论宣讲项目,累计开展各类宣讲400余场次,逾5万人次参与学习。从“一人学”到“一起学”,从“你讲我听”到“互动分享”,学员们在思想碰撞中点燃学习热情,激发奋进力量。

张家港还充分发挥基层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覆盖面广的优势,推出“说理茶社”“初心小筑”“公交理论站台”“巷里乡亲”等百余个多样化、生活化的“小微说理”宣讲阵地,织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理论宣讲服务网,打通教育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一张明信片里藏着“苏州解放”的红色故事。

“你们看,这里就是明信片上的双山渡江战役纪念碑,当年这里是渡江战役的最东端,打响了苏州解放的第一枪。”在双山岛上,近日,港城市民李强一家扫描手中有声明信片上的二维码,共学“红色印记”微党课,一同追忆那段峥嵘岁月。

数字赋能是新时代理论宣讲工作的发展趋势。

张家港开发上线“理响张家港·掌上学堂”微信小程序,打造基层理论宣讲IP卡通形象“张晓理”,开展“理上网来E起学”网络理论宣讲活动,策划“故事里的思政课”“永恒的纪念”红色广播剧等项目,用全新的打开方式让党的创新理论飞上云端。

张家港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有效整合资源,将“百姓家门口的阵地”和广泛传播的线上理论融媒产品打造为新时代理论宣传的双引擎,开辟出一条网上网下融合互补的理论宣传路径,推动理论“传”入千家万户,“播”到车间地头,“走”进群众心头。

一个“红邮包”回应理论学习新需求

“陶爷爷,最近身体好吗?我们来给您送‘学理红邮包’啦!”近日,张家港市大新镇朝东圩港村“善治先锋”团队将精心准备的“学理红邮包”挨家挨户送到辖区老党员家中。

“学理红邮包”内包含一套《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手册》《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一本党员学习笔记本和一支笔,让行动不便的老党员在家中也能学习。

群众的需求在哪里,党的理论宣传就要服务到哪里。

多年来,张家港市通过发布线上问卷、开展实地走访、设立需求信箱等形式,动态把握基层一线的最新思想动向,统筹考虑“我们想讲什么”和“群众想听什么”,创新实施基层理论宣讲双向点单制度,采用定制“菜单”、群众“点单”、平台“派单”、队伍 “接单”、双向“评单”、平台“督单”的模式开展理论宣讲,真正把理论宣传做到干部群众心坎上。

该市还面向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配送“理论我要学”“理论我来讲”理论“快递”,将移动理论学习机、理论教案、理论题库、理论音视频、政策宣传册送到群众家门口,把党的声音完整、准确地传导出去。针对青少年、大学生、老党员、新就业群体等分类施策,开发“政少年·红领巾”“行走的思政课堂”“燕语收音机”“庭院行‘理’箱”“新哥学堂”等一批分众化的理论宣传产品,实现理论宣传供给与需求的平衡,真正架起理论与群众、政策与百姓之间的桥梁。

在“供给”侧“找准路子”,在“需求”侧“迈开步子”。

张家港市总工会把学习积分融入工会积分,将冬训“理”包装进工会礼包;乐余镇打造“余‘理’有约”宣讲品牌,乐“响”大篷车开进村(社区),为群众提供理论微宣讲、移动阅读角、微心愿征集等服务;南丰镇建农村开放理论集市,志愿服务队为村民送上理论书籍、理论书签、理论春联等理论“年货”……

张家港用一系列创新实招,找准理论宣传供给与需求的交汇点,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量身定制生产适应需求侧的各类理论宣传产品,满足多元化的理论需求,让理论听起来“解渴”、学起来“够劲”。

一道“风景线”构建理论传播新生态

在张家港凤凰镇,散落在凤凰大道—凤恬路沿线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绘出“最美”理论游线。

从湖滨社区的“求是”实境课堂,到凤凰科创园的“求是一刻钟”,再到河阳山歌馆“河阳新动力”空间和肖家巷双创中心的“凤晓理”领学活动,凤凰镇通过分众化融入、嵌入式学习,将理论宣传嫁接于“生活之树”,串起“一道风景”,汲取“一见之得”,构建起理论传播新生态。

让理论融于群众生活,塑造起百姓“日子里的价值观”,就要用“大白话”讲好“大道理”。

今年以来,张家港聚焦党的二十大、中国式现代化等专题,通过“理论+方言”“理论+文艺”“理论+竞赛”“理论+访谈”等接地气的形式开展基层理论宣讲超2000场,用“小故事”传播“大能量”,把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讲透”“讲薄”,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和穿透力。

做好新时代理论宣传工作,人才是关键。

一方面,张家港市立足“选育管用评”闭环模式,成立由领导干部、专家学者、理论骨干、业务能手等组成的专业理论宣讲队伍,市镇村三级联动,形成“1+13+N”的理论宣讲格局。成立苏州市新时代基层理论宣讲名师联盟,实施“1+5+X”基层理论宣讲骨干孵化工程,建立“学、研、讲、赛、展、践”为一体的“全链式”培养模式,着力培育专业优秀的理论宣讲群体。

另一方面,该市通过“百姓名嘴”风采展示活动、红色故事宣讲大赛、社科普及讲解员大赛选拔一批草根宣讲“轻骑部队”,组建“政少年”“医言益语”“和美新主播”等“草根”宣讲队伍,把“普通话”翻译成“地方话”,变“文件语”为“家常话”,使“高冷”理论更有“烟火气”,把党的创新理论和为民政策讲清楚、说明白,让广大群众深切感受到党的为民情怀。

“不要‘学术腔’,不搞‘文件调’,以鲜活的形式和大众的语言,实现党的创新理论的具象化生动化,让人感到可亲可信,更好地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张家港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说。

□苏报驻张家港记者 杨溢 陈梦娇

 

网站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新江南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7007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