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我们将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高水平做好‘水、碳、绿’三篇文章,全力完成年度目标任务。”2月11日召开的苏州市2023年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电视电话会议上,苏州市生态环境局局长金春林作出铿锵有力的表态发言,发出了2023年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动员令。
连续五年位列全省第一方阵
苏州污染防治攻坚成果斐然
党的十八大以来,苏州市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标志性成果。近日,在省生态环境厅、省委组织部组织的全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设区市成效考核中,苏州市污防工作获得优秀等次。这是苏州污染防治工作连续五年位列全省第一方阵。
2022年,苏州市全面贯彻中央、省委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源头治理、系统治理,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抓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各项年度重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美丽苏州建设水平稳步提升。2022年,苏州市PM2.5浓度28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例为81.4%,无重度污染天数。国考、省考断面水质优Ⅲ类比例分别为86.7%、92.5%,无劣V类断面,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均优于Ⅲ类,太湖连续十五年实现安全度夏。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获省政府督查激励,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达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时序进度。
“街边的口袋公园环境真好啊……”“以前待在家里也能闻到一股塑胶味,现在空气都清新了……”随着污染防治攻坚不断深入,老百姓好评如潮。2022年,苏州市坚持跑步进场、挂图作战,推动攻坚任务高效落实。
治气措施更加精准。完成1631项VOCs清洁原料替代项目、1250项VOCs综合治理项目、1100项VOCs无组织排放治理项目、374个储罐分类深度治理、209个集群排查整治工作。培育10家源头替代示范型企业。全市新建设港口岸电设施78套,港口岸电设施用电量为997万KwH,同比增长30.5%。淘汰高排放柴油车20667辆,推广2万辆新能源标准车。强化扬尘污染防治力度,严格落实封闭围挡、喷淋抑尘、道路硬化、车辆冲洗、裸土覆盖等十条加强措施,推动重点敏感区域内的房屋市政工程项目配备高杆喷雾设施。
治水工作更加深入。推进44项省级水污染防治重点工程项目。优化调整国家、省、市考核断面,增设市考断面113个,健全全市地表水环境监测预警和考核体系,进一步压实属地治水责任。印发实施全部重点国考断面溯源整治工作方案。新增工业废水处理规模3.5万吨/日。加大排污口整治力度,长江、太湖入河(湖)排污口整治进度分别达到94.1%和99.4%。推进城镇区域水污染物平衡核算,开展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实施“一湖一策”攻坚行动,推进8大类63项太湖治理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持续推进阳澄湖水生植被恢复工程,累计恢复水生植物10000亩。
治土能力稳步提升。有序推进重点监管单位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全面压实1489家企业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主体责任,127家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隐患排查完成率100%。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编制完成苏州市“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方案,完成永之清工业固体废弃物集中处置扩建项目建设。投运9家小量危废集中收集单位,合计收集能力4万吨/年,基本建成危险废物集中收集体系。
生态安全扎实推进。严格生态空间区域管控,严密保护生态红线,强化自然保护地监管,开展国家、省、市三级自然保护地遥感监测,制定出台《苏州市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施方案》,全面开展县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建成5个生物多样性观测场站、4个生态安全缓冲区。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苏州
今年苏州更高标准治污攻坚打算这样干
今年,苏州市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以“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锐气和斗志,高水平做好“水、碳、绿”三篇文章,重点是抓住“五个聚焦”,全力实现“五个突破”,确保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
聚焦有效治理,推动环境质量改善实现新突破。以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为核心,加快钢铁、电力、水泥等重点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和深度治理,全面推进VOCs治理整体提升,淘汰高排放柴油货车1.1万辆,完成5000辆以上燃油叉车清洁能源替代,深入开展清洁空气示范社区全覆盖建设、港口码头扬尘、餐饮油烟治理,适时推动烟花爆竹禁放区调整工作。强化湖泊水质攻坚,排定实施“一湖一策”重点工程项目。以长江、大运河等流域为重点,完善国省考断面核心管控范围,狠抓流域协同治理,完成长江、太湖入河(湖)排污口整治。实施新一轮太湖治理,更高水平实现太湖安全度夏和两个确保。加快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探索新污染物治理。
聚焦保护修复,推动生态屏障建设实现新突破。强化生态功能规划,以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理念,编制实施苏州市自然生态保护修复规划、苏州“环太湖科创圈、吴淞江科创带”生态建设专项规划等系列规划,加强“四角山水”保护,深度维护和夯实苏州江南水乡生态本底。高标准建设生态岛试验区,争创首批省级生态岛实验区试点。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全面完成县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编制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积极创建国家和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等生态示范品牌。
聚焦严谨高效,推动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实现新突破。以钉钉子精神坚决、彻底、全面、硬碰硬抓好第二轮中央、省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和信访件整改。严把环评准入关,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持续开展“散乱污”整治,推动低效高耗传统产业加快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或整治提升。指导推动吴江加快突出环境问题整改,推进示范区生态环境质量稳中有进、提质增优。严守环境安全底线,以环境风险企业、重点园区、饮用水源地、核与辐射、危险废物、重点环境治理设施为重点,全面开展隐患排查整治。
聚焦优化服务,推动促进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主动精准助企惠企,研究制定新一轮助企惠企措施,实施重大项目“专班会商”和“审批绿色通道”制度。完善排污总量管理机制,建立市、区(县)、园区三级总量储备体系,破除项目审批等总量的困局,提升发展硬实力。推广开展环保帮扶,组织开展“送法入企”“环保体检”“环保经理培训”等活动,主动深入企业“问诊把脉”,推动企业将生态环境保护合规管理融入企业生产经营全流程各环节。继续推进产业园区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工作,提高项目环评审批效率,加快项目落地速度,促进区域绿色发展。积极探索集成改革,研究推进具有苏州特色的生态环境集成改革,形成“经济发展出题目、环保改革找答案”的良性互动。
聚焦有力监管,推动环境治理现代化实现新突破。健全生态环境治理制度体系,加强监测监控能力建设,精准提升环境执法监管能力,组织开展流域、大气、固危废、第三方机构、环境风险、生态破坏等6大专项执法行动。建立平战结合环境应急响应体系,打造专业应急队伍和应急物资贮备体系,建立职责明确的突发环境事件分级处置制度。扎实开展省级及以上工业园区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核算,推动“限值限量”向“用值用量”应用转化,构建以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污染物排放总量为主要控制手段的环境管理制度。
(苏报融媒记者 惠玉兰)
2025-01-15
2025-01-15
2025-01-15
2025-01-15
2025-01-15
2025-01-15
2025-01-15
2025-01-15
2025-01-15
2025-01-14
2025-01-14
2025-01-14
2025-01-14
2025-01-14
2025-01-14
2025-01-14
2025-01-14
2025-01-14
2025-01-14
2025-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