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苏报记者 胡毓菁 苏报通讯员 钱 成
近日,“君到姑苏见”苏州好物集在苏州火车站南广场热闹开集。今年的好物集不仅集聚了苏式时令特色产品,也吸引了许多文创人才携作品、产品惊喜“亮相”。太湖窑陶瓷制作技艺区级传承人冷赟玲带来了制作精良、寓意美好的瓷杯;荷言旗袍品牌主理人周立言带来了旗袍服饰和国风文创周边;老万年主推的是由省乡土人才“三带”名人、品牌掌门人戚春兰设计的“姑苏吆喝”系列产品……文化人才的创新创造成果,丰富了市集的文化内涵,也起到了吸引人气、带动消费的效果。
今年,姑苏区出台《关于进一步集聚姑苏特色文化人才的实施意见》,对近年来推出的文旅体产业人才、非遗文化人才、老字号人才、高技能人才等专项计划以及文艺精品创作扶持、技能竞赛补贴等专项政策,进行系统性整合提升,加大对文艺骨干、传承能手、创意新锐、文化产业领军人才等特色人才的引育力度,逐步健全资助、奖励、荣誉、保障“四位一体”集成支持体系,助力文化人才实现“人到苏州必有为”的理想抱负。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党工委委员,苏州市姑苏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王瑜表示,要让千年古城焕发生机与活力,面向世界贡献古城保护的苏州方案、提供展现中国文化自信自强的苏州样本,文化人才很关键。“我们将不断健全完善文化人才支持保障体系,进一步激发文艺骨干的影响力、传承能手的新活力、创意新锐的原创力、产业领军人才的引领力,以文化人才的创新创造推动古城真正实现‘蝶变新生’。”
讲好“姑苏故事” 文艺人才以作品留住城市记忆
古城保护、城市更新、苏式生活典范……古城为文艺人才提供了丰富的创作主题。近年来,姑苏区一方面加紧发掘培育本土文艺骨干,一方面着力吸引知名文艺人才来苏创作采风,不断推出“姑苏原创”“姑苏制作”的文艺精品。
去年底,姑苏区委宣传部和区文联筹划一部能够全面反映古城保护更新的文艺作品,并有幸邀请从姑苏走出的著名作家范小青进行执笔。这是范小青第一次创作报告文学,她表示,创作的过程恰好就是一次“走看品”的过程。苏州的古城街巷、文化内涵、人文精神非常丰富,常常给她带来新鲜感和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今年11月,“省作协名誉主席范小青长篇非虚构作品《家在古城》首发式暨研讨会”在姑苏区举办。“从字里行间感受到范老师对古城深沉的关切和爱。用文字留住乡愁和城市记忆,是每一个写作者的责任。作为青年作家,我们将把接力棒稳稳传递下去。”姑苏区作协青年作家张涵这样说。
嘻哈壹笑堂相声社也是姑苏区近年来发掘培育的一支新生代文艺人才团队。相声社于2007年组建,2017年进入加速发展期并注册公司。2020年以来,该团队连续获得北京青年相声节二等奖、江南青年戏剧节短剧竞演金奖、苏州繁星奖等多个奖项。团队负责人介绍,起初,相声社是以单一传统相声演出为主的社团,现在已经是集传统相声、原创相声、小品、相声剧等多种表演于一身的专业团队,这与各位成员的不懈努力和相关部门的认可支持密不可分。团队目前稳定合作的青年演员有18名,其中1人入选2020年度姑苏宣传文化人才计划。“接下来,我们还要不断培育新人,将江南文化与北方曲艺深度融合,打开南派相声表演的一片新天地。”
姑苏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2020年,《姑苏区文艺精品创作扶持和奖励办法》出台,全区启动文艺人才培养“青蓝”工程,通过“老带新”“传帮带”激发“雁阵效应”,吸引文艺人才紧跟时代步伐,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古城保护、人民美好生活等主题开展文学、书画、歌舞、戏剧创作。近年来,全区共有600余件作品在区级以上平台获奖、入展、出版、发表、公演,30%的获奖作者是青年文艺人才。
传承非遗文化 姑苏工匠以技艺实现守正创新
缂丝、苏扇等非遗传统技艺历来是姑苏文化的一块金字招牌。一代代的传承者们,发扬专注、精进、敬业的工匠精神,在继承非遗技艺的同时,不断寻求对传统的创新演绎。目前,全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总量已达120人,非遗代表性项目总数达100项,位居全市前列。
在《关于进一步集聚姑苏特色文化人才的实施意见》等政策引导激励下,姑苏区全年培育老字号创新人才、苏工苏作人才、网红创业人才、创意设计人才等特色人才136人,其中包括新增42名区级非遗传承人,传承人中80后占比达29%,比往年翻了一番。
今年新入选的仿古铜炉技艺传承人吴子阅出生于1996年,自幼跟随家中长辈学习铜炉制作,后又赴意大利布雷拉美术学院和多莫斯设计学院学习雕塑艺术。深造期间,他已在国内外赛事、展览中崭露头角,也成了姑苏区非遗创新传承的培养对象。硕士毕业后,吴子阅回到苏州,投身非遗文化研究和作品创作,2020年成功入选江苏省第二批乡土人才“三带”新秀,作品连续被中国工艺美术馆和苏州革命博物馆收藏。“回国后,充分感受到了家乡对非遗人才的重视,从政策扶持到各种荣誉,不断为我们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吴子阅表示,作为新一代非遗传承人,将竭尽所能,为非遗文化传承推广贡献力量。
去年,姑苏区成立了全市首个非遗保护联合会。联合会以非遗推广、人才培养、行业引领为工作重心,发挥联合会中30位非遗大师的号召力和11家文化企业的执行力,承办“繁华姑苏·美好生活”非遗宣传周、“繁华姑苏·十年盛景”非遗特展等活动,利用数字技术帮助非遗人才推广产品、展示精品,推出“我在姑苏遇见大师”系列沙龙,促进非遗人才与设计人才、管理人才交流借鉴。联合会会长、苏州缂丝织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苏州市祯彩堂工艺社总经理陈文介绍:“作为非遗传承人,有两件事是最要紧的,一是要原原本本地守护好技艺,二是要让非遗文化进一步融入日常生活。以缂丝为例,可以将这种古老的技艺应用到服饰、配饰上,让更多人、特别是年轻人了解并喜欢上非遗,甚至加入非遗创新传承的工作中来。”
赋能城市更新 创意新锐以“爆款”助力产才融合
随着城市更新提升的脚步加快,古城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应用场景也不断开放,产业园改造升级、古建老宅活化利用、城市家具和街巷小品打造等项目,吸引着设计、传媒、出版、策展等领域的人才纷至沓来,一批文化大IP和爆款文创产品陆续推出。
近日,在苏州国际设计周上,第二届“繁华姑苏杯”文创精英挑战赛优秀选手获颁奖项。文创精英挑战赛是姑苏区引进培养创意新锐的一项品牌赛事。大赛自2021年启动,围绕古城保护与更新、“江南文化”品牌打造等实际需求,设置文创产品IP设计、短视频创意创作、沉浸式剧本创作、公共空间环境艺术设计、丝绸时尚文化设计等赛道,邀请优秀人才深度参与城市有机更新和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参加首届大赛的虎丘茶国潮包装设计、姑苏喵游记等优秀项目已经实现落地转化,并在各自领域发展迅速。姑苏喵游记团队负责人表示:“大赛将不同领域的文创人才聚集到‘繁华姑苏’这一共同的命题之下,既让我们有机会展示自我,也促进了行业交流合作。目前,《姑苏喵游记》已正式推出第二季,我们将继续发掘古城丰富的文化宝藏,用动漫艺术讲好姑苏故事。”
在今年的大赛中,《像素姑苏》获得“丝绸时尚文化设计”赛道金奖,作者邵妮妮表示,灵感来源是数字时代的芯片、像素、马赛克这类块状图形,将色块与古典建筑物的线条相结合,“在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碰撞中,传递出对元宇宙时代的无限期待与遐想。”据悉,今年的大赛优秀作品公开发布后,区内文创企业纷纷抛来橄榄枝,与姑苏伴手礼、城市家具、丝巾服饰设计等领域27个项目开展合作对接。文化产业领军人才企业绣娘丝绸的负责人对《像素姑苏》的设计“一见倾心”,当即与组委会达成合作意向,着手进行作品打样和生产筹备,在短短1个月内便成功推出大赛联名限量款丝巾产品,让好的创意从人才的脑海中走进了大众的视野和生活中。
姑苏区教体文旅委产业发展处副处长朱磊表示:“大赛选拔发掘人才、企业选用人才创意、人才获得研发动力,这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其本质就是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的深度融合。接下来,我们将持续优化大赛平台,将赛事活动和人才计划逐步贯通,为优秀项目开辟评审‘绿色通道’,吸引更多原创能力强、设计理念新、市场化前景好的人才项目到姑苏发展,逐步打造结构合理的文创人才梯队。”
坚持集智聚力 领军人才以资源转化发展优势
2021年,《保护区、姑苏区文旅体产业人才政策实施办法》出台,姑苏区大力引进带项目、带资金、带团队来苏创业的文化产业领军人才,支持人才(团队)运用数字技术等先进手段,孵化文化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消费,把古城独特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引领数字创意产业集群加快形成。
在刚刚公布的2022年苏州市姑苏宣传文化特聘人才及创新、创业团队公示中,剧游宇宙(苏州)文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榜上有名。近年来,姑苏区坚持招才引智和招商引资同步推进,依托行业龙头企业引进创新型、管理型、技术型的文化领军人才。剧游宇宙于2021年8月成立,围绕“沉浸娱乐剧本杀游戏”产业链上下游进行布局,主要团队成员都是横跨企业管理、产品设计、技术开发、平台运营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在企业成立短短9个月内,团队就开发出了剧游宇宙App和剧游宝小程序,2022年公司获得联众游戏天使轮投资。今年,在姑苏区文化招商团队的努力下,剧游宇宙成功在相门城墙下落户。历史文化遗产与数字文化人才跨越千年的相遇,势必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剧游宇宙团队负责人表示:“姑苏古城有着不可复制、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积淀。我们将以古城为背景,深耕研发和创作,打造线上线下文旅、社交游戏新场景和新内容。”
文化人才的引进培育需要创新机制,用更加灵活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文化人才的创新活力。近年来,姑苏区不断探索柔性引才机制,参照“星期天工程师”的成功经验,邀请文化人才通过短期驻留、顾问指导、项目承接、开办工作室等方式,为古城献智献策。今年苏州国际设计周期间,古宅焕新公益项目“山塘·浮生集”惊艳亮相。该项目既是沉浸式昆曲《浮生六记》的首个线下体验空间,也是集演出、游览、研学、展览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非遗创新基地。项目改造前期,制作人萧雁与知名新媒体平台共同发起设计工作营,邀请来自全国各地的设计师到姑苏进行实地踏勘和方案研究。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贾珺领衔的专家团队指导下,最终的设计成果融合了传统审美情趣和现代设计理念,以更多元化、立体化、年轻化的方式,展现姑苏非遗项目、老字号和文化品牌的独特魅力。
在以具体项目为牵引的同时,姑苏区也同步推进专家智库建设,积极拓展高层次专家对接渠道,聘请文化名家单霁翔和文化名家金元浦作为特聘专家,为姑苏文化事业、产业发展提供宏观指导。“文化名家单霁翔工作室”自落户姑苏以来,致力于围绕文物活化利用、古城保护更新、“江南文化”品牌打造等方面,与苏州进行深度合作。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金元浦在实地调研后,为姑苏区提出了打造“超级IP”“姑苏元宇宙”等前瞻性建议。
2025-01-15
2025-01-15
2025-01-15
2025-01-15
2025-01-15
2025-01-15
2025-01-15
2025-01-15
2025-01-15
2025-01-14
2025-01-14
2025-01-14
2025-01-14
2025-01-14
2025-01-14
2025-01-14
2025-01-14
2025-01-14
2025-01-14
2025-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