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圆桌观察员/牧童微语
苏州历经多年潜心耕耘,积攒下全国第六的庞大经济体量,也投入了巨量的资源、环境要素。
苏州国土开发强度约29%,已经抵近国际城市开发“30%”的警戒线,土地增量扩张已接近“天花板”;全市单位建设用地GDP产出水平约为上海的1/2、深圳的1/4,万元GDP用水量为深圳3倍,在中国净零碳城市发展调查中位列倒数第7……
苏州骨子里低调务实, “最强低级市”的实力已不允许低调,但面对渐成紧箍咒的资源环境约束,又不能不头脑冷静。
立足当下,面向未来,必须从“摊大饼”“比规模”中抽离出来,必须眼光向内、存量发展。深度重构空间,深化动能转换,深入挖掘潜能,是破解“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矛盾的钥匙,也是实现发展质量、效率、动力全面变革的关键。
优化组合
“布局”决定全局,“格局”决定结局。
金刚石与石墨是碳的同素异形体,但在硬度上却有天壤之别。苏州各板块形成的组团集聚型发展模式,快速繁荣了板块经济,助力了大苏州的崛起。但在某种程度上看,也制约了中心城市能级的提升,形成了板块交界地带的消极空间、市域内部资源的不当损耗。
《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将苏州定位为综合性全球城市,与此前“国际化大都市”的定位要求不谋而合。宏伟城市梦想,召唤空间格局打开,渴求整体实力提升。
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全局、全省发展大局,上海苏州同城化高位推进,苏州无锡同城化正在破题,在更大范围内贡献长板、弥补短板,实现资源有效配置。向内强化市级统筹,制定实施环太湖科创圈、吴淞江科创带规划,在“指哪打哪”中凝聚联动全市资源。做足文化脉络、生态肌理、经济纽带文章,沿太湖、沿长江、环阳澄湖、环澄湖串珠成链,太湖新城、高铁新城、太湖科学城强势崛起。“大苏州”清晰可见,“强苏州”蓄势待发。
通苏嘉甬铁路拓展苏州城市影响力。
“广大”与“精微”密不可分,“大写意”“工笔画”缺一不可。
重大项目落地生根,力破物理区隔,加速化学融合,展现战略宏图。经过多年不懈坚持与推动,唯一南北向铁路大动脉通苏嘉甬铁路终于要开工,加之高铁北站枢纽扩容升级,将畅通南北通道,扩张城市辐射范围。整合太仓港与常熟、张家港港区为苏州港,组建港航投资发展集团,志在从长江、内河走向远海大洋,全面联动国内外循环,大力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正在紧锣密鼓推进的苏锡太湖通道,研究推进苏州轨交3号线与无锡硕放机场连接,“拉直”“拉近”两地,助力改变长三角、环太湖科创圈、苏州无锡的空间格局。
拓展内涵
投资拉动、要素支撑的粗放发展注定不可持续,迫切需要落地掘井、纵深推进,迫切需要强化创新驱动,从规模导向转向价值创造。近年来,苏州“0-1”基础创新短板逐步弥补,“1-10”“10-100”的应用创新、产学研合作展露最强比较优势。
两年前,承载使命和梦想的创新“金种子”:姑苏实验室,生根发芽;近期,中央批准成立的新型科研事业单位苏州实验室,闪亮登场,“一区两中心”重大科创平台加快建设。长期以来,苏州都在全速造大学,广泛集聚大院大所。2021年,苏州高新企业数11165家、居全国第五,全社会研发投入达888.7亿元、居全国第四,城市创新能力位列全国第五。
材料科学姑苏实验室提升苏州创新能力。
中国式现代化归根到底是人的现代化,内涵式发展的成效同样要体现到人的感受,有赖人的作用发挥。
GDP含金量指标(人均收入除以人均GDP)较好的反映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苏州GDP含金量仅为38.42%,低于全国43.38%水平,在万亿级城市中仅列15。这反映出全社会对于固定 “重资产”投入较多,对于人力 “轻资产”投入较少,居民从发展中获得的红利有待提升。
“人到苏州必有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资源有限、智慧无穷,人才的供给从来都是多多益善,塔基、塔身、塔尖人才,一个不能少。苏州约有350万产业工人,有211万的技能工人,但85%以上都是初中及高中文化,其所获收入、所能贡献均大有改善空间。得人口才能得未来,加大产业工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培养投入,既是人间天堂的本色所在,也是支撑动能转换的势所必然。
精明增长
苏州现有建设用地可调整、升级、置换的空间大,存量盘活、提质增效带来的发展优势足。况且,已有的生态环境、文化底蕴、实体经济等优势基础,可为集约节约、高质高效的精明增长进一步赋能。
去年,苏州列入全国首批城市更新试点,省级首批城市更新48个试点项目中苏州占据10席。
城市更新,成为新时期转变城市开发建设方式,盘活城市存量资源,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的重要抓手。苏州对低效产业用地开展“双百”行动,集中整治“散乱污”企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腾笼换凤”,单位GDP能耗持续下降,单位建设用地GDP产出率、亩均税收收入持续上升。
在存量发展领域,深圳的很多经验值得苏州借鉴。
姑苏区两宗M0产业用地成功出让,进一步提高古城土地开发利用效率,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丰富产业形态注入动力。吴江在全国首创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系统,坚持“亩均、绿色、创新、能耗”论英雄导向,三年攻坚将整优5万亩、腾退2万亩低效工业用地。苏州工业园区较早推出工业上楼鼓励政策,大力拆除原有单层厂房,提高项目容积率,推动产业升级、形象升级、产出升级。
排名第75的世界500强企业:恒力集团,近年来在大连、贵阳、泸州、榆林等地分别布局了数千亩的生产基地,苏州占地约216亩的恒力·环企中心投入使用,已吸引8家知名企业总部项目入驻。恒力的成功探索,可为企业与城市的功能分区、集约发展提供借鉴。
飞地经济于城市而言,可有效疏解土地资源瓶颈、推动产业有序转移、创新跨区域合作机制。深莞“深度融合”为产业协同提供了空间,深汕特别合作区更是由深圳全面主导,GDP全纳入深圳。
苏州工业园区是中新两国政府合作的旗舰项目。苏州“以新为师”,工业园区开发区主体公司成为国内首个上市公司,建设了苏相合作区、独墅湖开放区两个“市内飞地”示范区,在苏宿、苏滁、苏通工业园进行市场化探索,“无限苏州”的小宇宙还有更大能量。
苏州“市内飞地”示范区建设取得突出成果。
苏州现有69幢纳税超亿元楼宇,“向天借地”与“坐地生财”蔚为可观。“垂直开发区”高效集聚资金流、信息流和人才流,成为城市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空客、西门子总部型项目纷纷落户,本土的盛虹、沙钢龙头企业不断做强总部功能。
苏州背靠上海大树,拥有全省第一、唯一“省级外资总部经济集聚区”,各具特色的新城载体也正拔地而起,楼宇经济、新兴服务业、总部经济等鼓励举措不断加码……皆在夯实寸土寸金的转换通道,扭转服务业发展滞后局面,为壮大税源、服务实体经济、释放消费潜力提供持续有力的支撑。
2004年,苏州GDP超越深圳,雄踞全国第四。正是在这一年,深圳直面空间、水资源、劳动力、环境等“四个难以为继”,勇敢“闯”、大胆“创”、踏实“干”,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迭代。相形之下,苏州的内功修炼,急不得更等不得!
2025-01-15
2025-01-15
2025-01-15
2025-01-15
2025-01-15
2025-01-15
2025-01-15
2025-01-15
2025-01-15
2025-01-14
2025-01-14
2025-01-14
2025-01-14
2025-01-14
2025-01-14
2025-01-14
2025-01-14
2025-01-14
2025-01-14
2025-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