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六份指南请收好,对武汉回来的人和接触武汉回来的人非常有用!

2020-01-29  A+ A-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新江南网欢迎您! 

国家卫健委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公众预防指南汇编,共有六份子项,简单明了易操作。速转速学!

  公众预防指南之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通用预防指南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是一种新发疾病,根据目前对该疾病的认识制定本指南,适用于疾病流行期间公众个人预防指导。

  一、 尽量减少外出活动

  (一)避免去疾病正在流行的地区。

  (二)建议春节期间减少走亲访友和聚餐,尽量在家休息。

  (三)减少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尤其是空气流动性差的地方,例如公共浴池、温泉、影院、网吧、KTV、商场、车站、机场、码头、展览馆等。

  二、个人防护和手卫生

  (一)外出佩戴口罩。外出前往公共场所、就医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

  (二)随时保持手卫生。减少接触公共场所的公共物品和部位;从公共场所返回、咳嗽手捂之后、饭前便后,用洗手液或香皂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不确定手是否清洁时,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

  三、健康监测与就医

  (一)主动做好个人与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自觉发热时要主动测量体温。家中有小孩的,要早晚摸小孩的额头,如有发热要为其测量体温。

  (二)若出现可疑症状,应主动戴上口罩及时就近就医。若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可疑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轻度纳差、乏力、精神稍差、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心慌、结膜炎、轻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等),应根据病情,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并尽量避免乘坐地铁、公共汽车等交通工具,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就诊时应主动告诉医生自己的相关疾病流行地区的旅行居住史,以及发病后接触过什么人,配合医生开展相关调查。

  四、保持良好卫生和健康习惯。

  (一)居室勤开窗,经常通风。

  (二)家庭成员不共用毛巾,保持家居、餐具清洁,勤晒衣被。

  (三)不随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弃置于有盖垃圾箱内。

  (四)注意营养,适度运动。

  (五)不要接触、购买和食用野生动物(即野味);尽量避免前往售卖活体动物(禽类、海产品、野生动物等)的市场。

  (六)家庭备置体温计、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家用消毒用品等物资。

  公众预防指南之二:有疾病流行地区居住旅行史人员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预防指南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是一种新发疾病,根据目前对该疾病的认识制定本指南,适用于在两周内有武汉等疾病流行地区居住、旅行史的人员。

  (一)尽快到所在村支部或社区进行登记,减少外出活动,尤其是避免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

  (二)从离开疾病流行地区的时间开始,连续14天进行自我健康状况监测,每天两次。条件允许时,尽量单独居住或居住在通风良好的单人房间,并尽量减少与家人的密切接触。

  (三)若出现可疑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轻度纳差、乏力、精神稍差、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心慌、结膜炎、轻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等),应根据病情及时就诊。就医途中具体指导建议如下:

  1. 前往医院的路上,病人应该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

  2. 如果可以,应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医院,路上打开车窗。

  3. 时刻佩戴口罩和随时保持手卫生。在路上和医院时,尽可能远离其他人(至少1米)。

  4. 若路途中污染了交通工具,建议使用含氯消毒剂或过氧乙酸消毒剂,对所有被呼吸道分泌物或体液污染的表面进行消毒。

  公众预防指南之三:家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预防指南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是一种新发疾病,根据目前对该疾病的认识制定本指南,适用于家庭场所。

  一、日常预防

  (一)避免去疾病正在流行的地区。

  (二)减少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尤其是空气流动性差的地方,例如公共浴池、温泉、影院、网吧、KTV、商场、车站、机场、码头、展览馆等。

  (三)不要接触、购买和食用野生动物(即野味),避免前往售卖活体动物(禽类、海产品、野生动物等)的市场,禽肉蛋要充分煮熟后食用。

  (四)居室保持清洁,勤开窗,经常通风。

  (五)随时保持手卫生。减少接触公共场所的公共物品和部位;从公共场所返回、咳嗽用手捂之后、饭前便后,用洗手液或香皂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不确定手是否清洁时,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

  (六)外出佩戴口罩。外出前往公共场所、就医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

  (七)保持良好卫生和健康习惯。家庭成员不共用毛巾,保持家居、餐具清洁,勤晒衣被。不随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弃置于有盖垃圾箱内。注意营养,勤运动。

  (八)主动做好个人及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自觉发热时要主动测量体温。家中有小孩的,要早晚摸小孩的额头,如有发热要为其测量体温。

  (九)准备常用物资。家庭备置体温计、一次性口罩、家庭用的消毒用品等物资。

  二、家庭成员出现可疑症状时的建议

  (一)若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可疑症状(如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轻度纳差、乏力、精神稍差、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心慌、结膜炎、轻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等症状),应根据病情及时就医。

  (二)避免乘坐地铁、公共汽车等公共交通工具,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

  (三)就诊时应主动告诉医生自己的相关疾病流行地区的旅行居住史,以及发病后接触过什么人,配合医生开展相关调查。

  (四)患者的家庭成员应佩戴口罩,与无症状的其他家庭成员保持距离,避免近距离接触。

  (五)若家庭中有人被诊断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其他家庭成员如果经判定为密切接触者,应接受14天医学观察。

  (六)对有症状的家庭成员经常接触的地方和物品进行消毒。

  公众预防指南之四:公共场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预防指南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是一种新发疾病,根据目前对该疾病的认识制定本指南,适用于商场、餐馆、影院、KTV、网吧、公共浴池、体育馆、展览馆、火车站、地铁站、飞机场、公交汽车站等公共场所。

  一、公共场所工作人员要自行健康监测,若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可疑症状(如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轻度纳差、乏力、精神稍差、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心慌、结膜炎、轻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等),不要带病上班。

  二、若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可疑症状者,工作人员应要求其离开。

  三、公用物品及公共接触物品或部位要定期清洗和消毒。

  四、 保持公共场所内空气流通。保证空调系统或排气扇运转正常,定期清洗空调滤网,加强开窗通风换气。

  五、洗手间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工作。

  六、保持环境卫生清洁,及时清理垃圾。

  七、疾病流行地区,公众应尽量减少前往公共场所,尤其避免前往人流密集和空气流通较差的地方。

  公众预防指南之五:公共交通工具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预防指南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是一种新发疾病,根据目前对该疾病的认识制定本指南,适用于飞机、火车、地铁、公共汽车和轮船等公共交通工具。

  一、发生疾病流行地区的公共交通工具在岗工作人员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并每日做好健康监测。

  二、公共交通工具建议备置体温计、口罩等物品。

  三、增加公共交通工具清洁与消毒频次,做好清洁消毒工作记录和标识。

  四、保持公共交通工具良好的通风状态。

  五、保持车站、车厢内的卫生整洁,及时清理垃圾。

  六、做好人员工作与轮休安排,确保司乘人员得到足够休息。

  公众预防指南之六:病例密切接触者的居家医学观察指南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应从和病人接触的最后一天起采取医学观察14天。在家中观察期间需与医学观察人员保持联系,并需要了解病情观察和护理要点,掌握家庭预防的洗手、通风、防护和消毒措施。

  在居家医学观察期间的具体建议如下:

  (一)将密切接触者安置在通风良好的单人房间,拒绝一切探访。

  (二)限制密切接触者活动,最小化密切接触者和家庭成员活动共享区域。确保共享区域(厨房、浴室等)通风良好(保持窗户开启)。

  (三)家庭成员应住在不同房间,如条件不允许,和密切接触者至少保持1米距离。哺乳期母亲可继续母乳喂养婴儿。

  (四)其他家庭成员进入密切接触者居住空间时应佩戴口罩,口罩需紧贴面部,在居住空间中不要触碰和调整口罩。口罩因分泌物变湿、变脏,必须立即更换。摘下并丢弃口罩之后,进行双手清洗。

  (五)与密切接触者有任何直接接触,或离开密接接触者居住空间后,需清洁双手。准备食物、饭前便后也均应清洁双手。如果双手不是很脏,可用酒精免洗液清洁。如双手比较脏,则使用肥皂和清水清洗。(注意酒精使用安全,如意外吞食用或引发火灾)。

  (六)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时,最好使用一次性擦手纸。如果没有,用洁净的毛巾擦拭,毛巾变湿时需要更换。

  (七)偶然咳嗽或打喷嚏时用来捂住口鼻的材料可直接丢弃,或者使用之后正确清洗(如用普通的肥皂/洗涤剂和清水清洗手帕)。

  (八)家属应尽量减少与密切接触者及其用品接触。如避免共用牙刷、香烟、餐具、饭菜、饮料、毛巾、浴巾、床单等。餐具使用后应使用洗涤剂和清水清洗。

  (九)推荐使用含氯消毒剂和过氧乙酸消毒剂,每天频繁清洁、消毒家庭成员经常触碰的物品,如床头柜、床架及其他卧室家具。至少每天清洁、消毒浴室和厕所表面一次。

  (十)使用普通洗衣皂和清水清洗密切接触者衣物、床单、浴巾、毛巾等,或者用洗衣机以60-90摄氏度和普通家用洗衣液清洗,然后完全干燥上述物品。将密切接触者使用的床品放入洗衣袋。不要甩动衣物,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自己的衣服。

  (十一)戴好一次性手套和保护性衣物(如塑料围裙)再去清洁和触碰被密切接触者的人体分泌物污染的物体表面、衣物或床品。戴手套前、脱手套后要进行双手清洁及消毒。

  (十二)若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出现可疑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轻度纳差、乏力、精神稍差、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心慌、结膜炎、轻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等,应立即就医。具体指导建议如下:

  1. 前往医院的路上,病人应该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

  2. 如果可以,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医院,路上打开车窗。

  3. 时刻佩戴口罩和随时保持手卫生。在路上和医院时,尽可能远离其他人(至少1米)。

  4. 若路途中污染了交通工具,建议使用含氯消毒剂或过氧乙酸消毒剂,对所有被呼吸道分泌物或体液污染的表面进行消毒。

都市快报讯  昨天,有媒体报道,武汉市临床救治专家组成员、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急诊科主任张劲农教授确诊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回家自我隔离,口服药物一周后,目 前已逐渐恢复。

作为直面疫情的一线医生,也是一个被确诊的患者,张劲农教授表示,发热低于38℃,可自行退热,无呼吸困难,不需要吸氧,就可以视为轻症。对于轻症患者来说, 他建议居家隔离口服药物就可以控制病情。不建议轻症患者住院,医院重症患者居多,会导致交叉感染,对康复不利。此外,医院的隔离患者不允许探视,家属会人心 惶惶。 

轻症患者是否居家隔离口服药物就可以控制病情?居家隔离治疗有哪些注意事项?是否会加剧病毒扩散? 

记者采访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病科主任、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浙江省诊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专家组成员盛吉芳教 授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黄建荣教授。 

轻症患者通过居家隔离虽有治愈可能

但不建议浙江普通患者这么做

盛吉芳教授说,因为没有看到张劲农教授的诊断及相关检查资料,很难去评判病情。但有一个前提,患者本身是专业的医务人员,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情况非常了解,也能识别早期的症状,知道如何去正确应对,避免传染给他人,也能根据自己的情况,为自己开具处方药物。但普通人没有这样的条件,他们无法早期识别症状,即使确诊了,也无法自行处理,而是需要专业医务人员给予治疗。

“对于普通的市民,还是需要强调,如果是从武汉回来,或是最近和武汉的人有接触的,又有身体乏力、咳嗽、发烧等症状,那么一定要引起注意,主动到医院去做检查。千万不要自行判断,拖延不去就医。这样不仅会导致疾病进展加重,还可能让身边的亲人、同事、朋友增加感染风险。”盛吉芳说。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黄建荣教授表示,新冠肺炎属于病毒性疾病,如果感染后仅表现为咳嗽、低烧等较轻的症状,在感染者本身免疫能力较好的基础上,通过居家隔离,口服药物,多喝水、多休息,确实有治愈的可能。但是,症状的轻重程度不是患者自己说了算的,病情进展的情况也可能瞬息万变,对于这样一种传染性疾病,还是应该在医院进行治疗。

为什么不建议居家隔离?

可能会传染给家人

如果是居家隔离,患者必须独居一室,使用独立卫生间,关上房门,14 天内不能外出。为什么要持续14天?黄建荣教授解释,本身患者的症状比较轻,可能一周左右症状就基本消失了。可是,肺部的病变往往消散较慢,一般来说14天左右病毒才不再具有传染性。隔离期间,三餐只能由家人摆放到房门口,患者戴上口罩开门自取。然而,就算是做到这种程度,也不能保证百分之百不传染给家人。“一方面,留在医院对患者自身安全有更好的保障;另一方面,医院隔离能够最大程度上切断二次感染的可能,避免患者所能接触到的健康人群受到感染。”黄建荣教授说。

发热、咳嗽并非新冠肺炎的首发症状

腹泻、头痛、心慌胸闷、结膜炎都有可能是

1月24日,人民日报消息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研究组发布《高度重视非呼吸系统的首发症状——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2019-nCOV)患者的识别与防护》,提醒医护人员及公众,高度警惕以非呼吸系统症状为首发症状的隐性传染源。

此前一般认为,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的临床表现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在诊治新型肺炎过程中,迄今已发现多个“不典型”病例。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于红刚教授介绍了一个“非典型”病例:45岁男性因腹泻3天到消化科门诊就诊,医生反复询问病史,确认其有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接触史,但无明显发热及相关呼吸系统症状。接诊医生考虑正处于疫情发展期且有明确接触史,与患者充分沟通后行胸部CT。结果提示:双肺多发片状磨玻璃样影,咽拭子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显示阳性,最终诊断为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 I 科主任陈国忠教授介绍,在上述临床病例中,患者就诊时并无发烧、咳嗽等呼吸系统典型症状,仅以消化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如轻度纳差、乏力、精神差、恶心呕吐、腹泻等;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如头痛;以心血管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如心慌、胸闷等;以眼科症状为首发表现:如结膜炎;仅有轻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

由于无发热和呼吸系统症状,患者很容易自己忽视。潜伏期内的患者同样存在传染性,在疾病发作前后传染性将会增强,因此,这类“非典型”患者也是非常重要的隐性传染源,需强化自我隔离。

武汉回来的,请自行在家隔离14天

不要参加聚餐,不要会见亲朋好友

如果要出门,请一定戴好医用口罩

盛吉芳教授介绍,目前她所遇到的病例当中,还没有“不典型”病例,几乎所有的确诊病例都是以呼吸道症状为表现,肺部有阴影。对于“不典型”病例,盛吉芳教授表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潜伏期是10—14天,不同的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病程发展、临床症状表现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异。可能这个人感染后马上就出现症状了,而另一个人感染后,潜伏期内没有明显的症状。因此,普通市民很难去甄别。

“希望从武汉回来的,或者疫源地有接触的,应该做好自行隔离,隔离期间不要和他人接触,不要把病毒播散给家人、同事、朋友,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原来已经出来的,还没有到14天的人群,应该自行隔离,或者有症状的应及时去医院筛查,进行有效的治疗。”

盛吉芳主任建议,广大市民在春节期间也要加强防护意识,没必要的聚餐还是尽量不要去,不要到人多的、密集的场所去。家里定时通风、换气。如果要到人员密集的场所,比如医院、商场等,最好还是要戴上防护口罩。

黄建荣教授也呼吁,来自武汉或从武汉回来的人群,即使没有症状,也应在家自行隔离 14 天;若出现发热、咳嗽、头痛、乏力、腹泻等任何症状,都应立即戴好口罩,前往医院发热门诊筛查,不要自行吃药,更不要隐瞒武汉接触史。

和武汉回来的人同住一个小区

如何自我保护?

昨天,有不少读者在微信留言问:我和曾去过武汉的人居住在同一个小区、同一个单元,虽然他现在还没有表现出任何症状,但听说病毒即使在潜伏期也有感染性,我应该如何保护自己?

盛吉芳教授说,因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有10—14天的潜伏期,如果和武汉回来的人有过密切接触史,即使对方没有症状,自己也没有症状,也应该在家自行隔离。如果隔离期间一切正常,那么等到隔离期结束,就可以消除隔离自由行动。

“新型冠状病毒处于潜伏期时,有部分人即使没有症状出现,也具有传染性。”黄建荣教授说,因此,当得知身边有人最近曾到过武汉,或从武汉回来,应该少出门,尽量避免接触,不得不出门时一定要戴好口罩,回家第一件事要先洗手。

“如果和有武汉接触史的人接触,那么也建议自行在家隔离。隔离期间一旦出现身体乏力、咳嗽、发热等症状,马上去医院检查,不要自行乱吃药,更不要隐瞒接触史。此外,也要留心‘不典型’的症状,因为已经有这样的症状患者出现了。”

最后再次提醒,春节期间少出门,勤洗手,保持居室通风;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或参加集体活动;碰上必须出门的情况记得戴上口罩自我保护,为防止二次污染,用过的口罩朝内对折,松紧带捆绑后再丢弃。


推荐:
 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24小时实时更新中)江南在行动!
 最新:26日1-24时浙江新增24例新型冠状 
 最新:26日1-24时江苏新增16例新型冠状 
 最新:1月26日1-24时上海新增13例新型冠 
 最新1月26日1-24时:广西新增13例新型肺 
 远离新型冠状病毒 这些防护请做到 
 记住1米线! 唾沫能飞多远,病毒就能传播多远
 人民日报: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期(权威发布)
 每日医贴 |打喷嚏不要用手挡着?为什么?(图)
 浙江疾控:成功分离到新型冠状病毒毒株
 新型肺炎潜伏期有传染性吗?如何区别于普通感冒?
 24小时实时更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实时地图


 
 

网站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新江南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7007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