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打耳洞这件事,一直以来都深受年轻女性的喜爱,殊不知这里面还藏着不小的隐患。20岁的小李,在一家饰品店打了两个耳洞,可过了三个月不仅伤口未恢复,耳垂还长了两个大疙瘩,流脓不止,慌张的她赶紧来杭州看医生。小耳洞久久不愈,竟长出大肉球小李最近迷上了各种各样漂亮的耳环,于是将打耳洞提上了“议事日程”。
一个周末,她像往常一样外出逛街,逛到一家饰品店时,看到门口挂着“无痛穿耳”的牌子,她想着“赶得早不如赶得巧,就今天打吧。”于是,就在小店里打了两个耳洞。因为比较怕痛,她选择了手枪式的穿耳器。
“当时非常快就打完了,也确实没什么感觉。”小李感叹,“早知道这么简单,还只要20块,早几年就打了。”
谁知打完没几天,她的耳洞开始泛红,耳垂也隐隐作痛。小李找到店家,而店家表示,这是正常的“排异现象”,再过段时间等炎症消了就好了。之后的一个多月里,小李的耳洞时不时流出黄色的脓液,每天都要仔细清理一番。
时间过去了三个月,伤口不仅没有长好,表面还鼓起了一个大包,仔细看,满是黄色的物体,小李这才着急忙慌地前往医院就诊。
操作不当,当心耳朵成“肉球培养皿”杭州市中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陈艳春接诊后发现,小李耳后这个“肉球”边界清楚,质地偏硬,按压会有痛感,是“瘢痕疙瘩”的表现,经过一番仔细检查后,建议她进行手术除去这个“肉疙瘩”。
陈艳春主任表示:“瘢痕疙瘩是比较常见的病症,特别容易出现在一些瘢痕体质的患者身上。具有这种体质的人在皮肤损伤后会遗留瘢痕疙瘩,虽然经过手术能恢复正常,但也极容易复发。”
以耳部瘢痕疙瘩为例,是一种病理性疤痕,通常在耳部皮肤受到损伤后形成。对于爱打耳洞的女性来说,耳部瘢痕疙瘩大多与打耳洞有关。
打耳洞时,如果器械消毒不严格,很容易将细菌带入伤口,导致感染。此外,佩戴不洁的耳环耳饰、耳洞护理不当等,也会使耳洞处的分泌物积聚,滋生细菌,形成窦道,长期慢性炎症刺激就会导致瘢痕疙瘩的形成。还有些人本身是疤痕体质,即使耳部受到很小的创伤,也可能形成瘢痕疙瘩。
耳鼻喉科里常常有一些“耳洞爱好者”患者,耳朵上同时挂着几个弹珠般大小的瘢痕疙瘩前来就诊。
瘢痕疙瘩虽多为良性,但复发率较高瘢痕疙瘩通常表现为红色、凸起的肿块,质地较硬,除了影响美观,还会带来瘙痒、疼痛等不适症状,最关键的还容易复发。耳部瘢痕疙瘩一旦形成,很难自行消失,还可能持续生长。时间久了会引起耳廓畸形、耳道畸形,甚至影响听力。
瘢痕疙瘩与普通瘢痕的区别在于普通瘢痕会逐渐变平、颜色变淡;而瘢痕疙瘩大部分会不断增生,甚至影响关节活动或美观。
陈艳春表示,导致瘢痕疙瘩形成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遗传因素,家族中有瘢痕疙瘩史的人群风险更高;痤疮、手术切口、烧伤、疫苗接种、穿耳洞等诱发的皮肤损伤;青春期、妊娠期等高激素水平阶段易发;深肤色人群(如非洲裔、亚裔)发病率更高;有瘢痕增生倾向者;胸前、肩背部、耳垂等张力较大部位的皮肤损伤者。
目前,对于瘢痕疙瘩的治疗通常有几种方法,手术切除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手术后,通常会辅以放射治疗或压迫治疗,以预防复发。也可通过多次注射长效激素或细胞毒性药物,可以有效控制瘢痕疙瘩的生长。另外激光治疗可以破坏疤痕组织的生长环境,改善耳部疤痕的外观。
耳洞佩戴上精致的耳饰固然好看,但打耳洞也属于医疗美容的一种,陈艳春建议,打耳洞一定要选择正规、卫生的场所,确保器械严格消毒。选择金、银或医用合金等惰性材料的耳钉,避免佩戴可能引起过敏的耳饰。打完耳洞后,要注意耳部的清洁护理,保持耳洞干燥,避免接触水和污垢。在伤口愈合期间,不要随意触摸耳洞,更不要频繁更换耳钉。
如果已经形成了耳部瘢痕疙瘩,也不必过于担心,及时就医,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就能有效改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