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杜鹃花好漂亮。”“我用竹编做了一把扇子。”……4月1日,未来科技城海创小学五年级的孩子们来到有着“乡村博物馆第一村”之称的余杭百丈溪口村,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春季研学之旅。化身“家乡推荐官”传播家乡文化余杭区百丈镇位于良渚文化大走廊的最西面,是全省竹林覆盖率最高的乡镇之一。过去这里一直以“毛竹”出圈。如今,这里不仅有千亩野生杜鹃,还有小而美的乡村博物馆。
活动中,同学们走进全国首座农历博物馆,馆内丰富的文献及展品,一下子就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在老师娓娓道来的讲解中,大家知晓了“二十四节气”的起源与发展,感受节气文化的丰富内涵与重要意义。
随后,大家来到充满百丈特色的玩竹博物馆,这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竹编艺术品。同学们也小心翼翼地拿起竹条,和百丈共富工坊的村民一起编织简单的竹编作品,切身体会传统手工艺人的匠心。
下午的活动,各班跟随百丈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公益公社的老师踏上了风景秀丽的杭宣古道,参与“无痕森林”环保行动。同学们一手拿着垃圾袋,一手握着大钳子,有序前行。目光敏锐的他们不放过任何一处角落,枯枝落叶间的塑料瓶、石缝里的包装袋,都被一一清理出来。
路过茶园时,老师停下脚步指着青翠碧绿的茶园说道:“我们的每一次弯腰,捡起的不仅是垃圾,更是在守护这份自然之美,守护这片绿水青山。”同学们若有所思,清理得更加仔细了。
最后一个环节,师生们来到溪口花海,亲身参与到百丈的绿化建设中。孩子们兴奋地拿起工具,培土、浇水、育苗,和农民伯伯携手种下一株株杜鹃花苗,在边玩边学中感受新时代的乡村魅力。
“这次研学的主题是‘家乡推荐官’,学校和村里深度融合,通过丰富的体验活动,引导孩子们探索不一样的家乡文化。”校长章献明说,“要让学生从不同的层面认识家乡余杭,这里不只有万众瞩目的高科技,还有被青山环绕的美好乡村。”
接下来,学校会把孩子们的研学日记整理成册,制作成一本独具特色的家乡宣传手册。这本手册制作完成后,将被放置在百丈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公益公社,供前来游玩的游客免费取阅,让学生实实在在参与到家乡文化的传播中,为余杭的旅游发展贡献一份温暖的力量。
以校园文化为特色开展不同主题的研学活动浓浓春意不可辜负。同一天,海创小学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特点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研学活动。
一年级在元探索馆开启了科学探秘之旅。孩子们穿梭于不同主题的活动区域,沉浸式感知科学的魅力。大家还观看了科学实验秀,通过“悬浮球”“变色魔法”等生动演示,将抽象的科学原理化作指尖奇迹,引发阵阵惊叹。
二年级来到了一座“魔法城堡”,工作人员化身魔法师为孩子们表演了“干冰魔法”。当魔法师手上的泡沫突然变成一阵烟雾,现场发出此起彼伏的惊叹声,小朋友们你看我我看你,兴奋地鼓起掌来。
三年级走进大船剧场,开启了一场特别的戏剧研学之旅。同学们与外籍艺术家一起互动,通过妙趣横生的游戏,学习乐理知识。孩子们还亲手绘制了属于自己的专属乐器——金贝鼓,变身小小演奏家,参与精彩的音乐剧演出。随着剧情的推进,他们配合默契,用手中的金贝鼓敲打出富有节奏感的旋律,为音乐剧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高年级的研学就更有挑战性啦!四年级以独立冒险为主题,同学们通过团队合作的形式完成了一个又一个挑战游戏,每个人还亲手制作了一架航模飞机,留下了一份独特的研学纪念。
六年级的同学化身“宋韵达人”,走进杭州宋城,以《清明上河图》为线索,完成研学任务。这次沉浸式的研学活动,不仅让书本上的知识“活”了起来,更在同学们的心中播下了文化传承的种子。
网站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