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传统手工艺的奇妙碰撞为深化浙川两省的对口支援合作,在四川省石渠县委、县政府,以及杭州市临平区东西部协作援石工作队和临平区妇联的大力支持下,3月29日,石渠县妇女联合会工作人员带着24名妇女儿童,跨越千山万水奔赴千里之外的杭州,开展“‘浙’里同行,‘渠’力成长”石渠县妇女儿童赴杭交流活动,通过“交往交流交融”项目,搭建临平-石渠妇女儿童发展平台。感受前沿的人工智能种下科技梦想的种子最近,DeepSeek、人工智能、杭州六小龙等成了热门词汇。
带着对科技的无限憧憬与好奇,3月30日,石渠县妇女儿童走进老板电器未来工厂,见证了企业的辉煌历程、智能化的生产流程以及独特的企业文化管理智慧。在自动化生产线前,机械臂高速运转,物料传输系统有条不紊,科技为传统制造业带来的革新力量令人叹为观止。
随后,大家前往金沙湖大剧院,观摩了“杭州六小龙”创新成果展。展览涵盖了人工智能、数字创意等多个前沿领域。孩子们与机器狗亲密互动,戴上VR眼镜探索神奇世界。
石渠县妇女代表们还走进海盟直播基地,学习直播电商的运营模式,掌握短视频制作、直播带货等实用技能。
通过这一系列交流学习,石渠县妇女代表对科技赋能生活有了全新的认识,孩子们心中也悄然种下了科技梦想的种子。
与临平手作工坊深入交流传承匠心在感受科技魅力的同时,石渠县妇女儿童代表还深入体验了临平的手工艺文化。
3月31日,妇女儿童代表们走进临平区新宇村,在新宇村妇联主席奚璐霞的带领下,感受了新宇村高效生态农业与乡村共富共美相辅相成、协同并进的发展历程。
代表们还来到临平区塘栖镇莫家桥村“塘姐姐”巾帼共富工坊取经。这些“小小手工”不仅为广大妇女提供了“家门口就业”的机会,更为她们彰显自我价值、提高家庭收入开辟了新的渠道。
在交流分享环节,临平区塘栖镇妇联专职副主席金英等与石渠县妇联进行了深入交流。他们分别介绍了两地正在开展的妇女儿童帮扶计划,并分享了为推进女性就业增收所做的工作、存在的困境、破题的思路和下一步的发展方向。石渠县有3.8万妇女同胞,投身于手工艺领域的女性达到80%,羊毛毡手工制品也是其中重要的产业,此次妇女代表中就有多位女性从事羊毛毡手工制作,她们对临平的手工艺文化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正如石渠县妇联副主席斯郎志玛在交流中所说的:“在体验临平手工艺文化的同时,不仅拓宽了石渠县妇女的视野,也为创业妇女们提供了宝贵的实操参考。”
走进临平区学校爱心连接彼此4月1日上午,交流团来到临平区信达外国语学校,这里现代化的校园设施与浓厚的文化氛围扑面而来。学校设备齐全的活动室和藏书丰富的图书室,让石渠县的孩子们目不暇接。大课间的操场上,来自石渠的几个孩子和杭州的孩子一起做起了武术操,信达外国语学校的学生还当起了小导游,带着远道而来的伙伴们参观学校的美术馆等场所,一起表演节目互动交流。
在学校报告厅里,信达外国语学校小学部校长唐壮卫讲述了师生们曾参与为石渠捐款的故事,传递了爱心与温暖。临平区妇联副主席陶峥嵘对石渠县妇女儿童代表们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并表达了加强两地交流合作的愿景。
此次石渠县妇女儿童代表杭州之行意义非凡,是民族地区与发达城市间的一次深度对话,是一场思维的激烈碰撞。活动中的所见所闻,定能照亮大家求学、创业、工作和生活的新路径。参与此次三交活动的全体成员将在回到家乡后,把此行收获的宝贵经验与理念传递给更多妇女儿童,为石渠县妇女儿童的发展与成长注入新的活力。
下一步,石渠县妇联将持续加深与临平的交流合作,积极搭建两地沟通平台,组织更多具有特色的交流活动,推动两地妇女在创业就业、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合作迈向新高度。同时,广泛利用新媒体渠道,宣传借鉴临平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引导石渠县妇女积极投身家乡建设,为石渠县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增添巾帼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