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报讯 杭州市杨绫子学校有个孤独症实验班,从去年开始,10名孤独症学生成了这个班开设的数据标注课的学员,学习给人脸、表格做数据标注(本报曾对此做过报道)。今天是“世界孤独症日”,在昨天杨绫子学校举办的一场活动上,记者获悉,该校学生正面对一项新课题——给文物做标注。为什么要做这样的“转向”?这些“星星的孩子”适应吗?
企业专程来校寻求更多合作活动现场,和这群孩子合作做数据标注的企业都到了。杭州枢文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耿璐告诉记者,他专程来感谢孩子,“学生参与到我们的工作中确实帮助很大,我们尝到甜头了,想寻求更多合作。”
枢文科技和杨绫子学校合作的项目,就是文物标注。学校数据标注老师袁圆说,上个学期开学后,枢文科技找到学校,想一起培养文物标注人员,“我也是头一次知道,文物保护也有做数据标注的需求。”
什么是文物标注?首先要理解“数据标注”。举个通俗的例子,如果将人工智能比作牙牙学语的婴儿,数据标注员就是教其认字的启蒙老师。比如要让机器学会人脸识别,数据标注员会用专业软件,在包含人脸的图片中框出人脸的各个部位并输入相应的标签,告诉机器这个框里的是“鼻子”、那个框里的叫“眼睛”。大量这类经过标注的数据被人工智能公司用来形成算法模型,并运用到交通管理、智慧医疗、新零售、自动驾驶等领域。孤独症孩子靠视觉建立认知,加上他们喜欢寻求安全、确定,一个点一个点必须点好点齐,所以做标注很有优势。
而文物标注是数据标注的一个细分领域,文物挖掘出来后,大多有断裂、残缺,专业术语叫“文物病害”,给文物做数据标注,就是标注出病害区域,这项工作要求标注员掌握一些基本的文物知识,在数据标注中属于中高难度,人才缺口很大。耿璐告诉记者,专门做文物标注的标注师极少,“我们只能请文物专家来做标注,但他们本身工作量就大,标注时间会拉得很长,如果这些孩子能真正从事这个行业,那将会双赢。”
迷上文物标注的学生下课了也不愿走与杨绫子学校商量后,枢文科技定期派老师来给学生辅导,但日常教学还得靠袁圆,她直言,和当初学数据标注一样,文物标注此前也从没接触过,自己和学生又重新站在了一条起跑线上,“这样的转向是值得的,AI的发展太快了,通用大模型崛起后,之前我们学的人脸、表格、道路的标注流程变得很简化,甚至大模型可以代劳这些工作。”孤独症学生想在AI浪潮中“分一杯羹”,一个方法就是调转视角,去做文物、农业等冷门细分领域的数据标注。
一开始,袁圆就和学生们一起,听企业讲师给他们讲文物分类等基础知识,“比如裂缝和残缺要用不同的方式来标注,那如何界定什么是裂缝,裂到哪个程度就是残缺?”而且用来做标注训练的都是文物的图片,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空间想象力,“不光对学生,对我也是个考验。”
但袁圆发现,难度增加了,不少学生却更认真了。袁圆说:“孩子很喜欢外面的老师过来,希望在老师面前展示良好的形象。”每当校外的老师来上课,学生们总是正襟危坐,一点也没有平时“调皮”的样子。枢文科技的张英就是孩子们眼中“外面的老师”。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孤独症孩子,她印象深刻:“孩子们对文物很感兴趣,有时候下课了,一些孩子还不愿走。”
袁圆分析,认真的另一个原因是学生们把每一次文物标注都当成挑战,“原来做数据标注,学生会觉得只是在完成任务,但现在每张图都是新的挑战,文物知识对他们来说也是全新的,他们去景德镇会格外关注陶瓷,会主动了解良渚文化,因为这些已经和他们息息相关了。”
孩子们未来的职业选择或变得更广阔高三学生翁屿帆是数据标注的“元老级”学生。他觉得,学数据标注改变了他的生活。
“以前我每天到校上课,学收银、迎宾,有时候去智慧树咖啡实习、参加体训,生活是可以预测的,思考最多的是未来我是做收银员还是理货员。”有一天,袁圆找到他,问他想不想学数据标注,试一试后,他觉得这个专业“挺高级”,“经过‘慎重’考虑,我正式加入数据标注专业学习。”翁屿帆自此走进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世界。
开始学文物标注后,小翁劲头更足也更自信了。他还琢磨着考个“人工智能训练师”的证书,他还对张英的一句话记忆犹新,“张老师评价我说,你比我们公司的程序员还会交流呢。”
杨绫子学校校长俞林亚说,孩子们在成长,虽然如今从零开始做文物标注,但不到半年时间,大家都能在一个半小时内,完成15张文物图片的标注,最关键的是,“他们越来越感受到自己是有价值的、是有用的。”
《中国孤独症教育康复行业发展状况报告(Ⅴ)》显示,77.64%的18岁以上孤独症群体并未就业,该群体中仅有11.18%实现了辅助性就业。孩子们学文物标注,最终通向的是让他们真正融入社会。袁圆说:“如果孩子对文物感兴趣,他们未来去做这件事,真的是基于兴趣去做,如果能继续开发其他领域的数据标注课,孩子就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做训练。”从被动接受一份职业,到能自己选择感兴趣的职业,这对孤独症孩子来说是个很大的飞跃。
问起小翁毕业后想做什么,小翁很坚定地说:“我想继续深造,争取更好的生活。”他告诉记者,总有一天,在大千世界中,会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