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款膝下可生物降解药物涂层支架落地杭州

2025-03-31  A+ A-
  《新江南网》江南区域知名综合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新江南网欢迎您! 
解决膝下动脉血管闭塞临床治疗痛点

57岁的蒋先生有10多年的高血压和糖尿病史,心脏还做过搭桥手术。近几年来,他的腿脚也逐渐不利索了,到医院检查后发现患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也就是俗称的“腿梗”。

两个多月前,蒋先生左下肢出现破溃,且伤口一直无法愈合,伤口有硬币大小,整夜整夜地疼,根本睡不着觉,当地医院检查发现,他的左下肢从大腿到小腿的三根血管严重钙化,尤其是膝下的胫腓干动脉(小腿中下段血管)有一段1.5厘米左右的血管几乎完全闭塞。

像这样的情况,临床上称为慢性肢体缺血,也称为严重肢体缺血,是一种更为严重的外周动脉疾病。会导致肢体血流和微循环功能严重受损,引发静息痛、缺血性溃疡和坏疽,严重者将面临截肢甚至死亡。

根据2021年《慢性肢体威胁性缺血治疗的全球血管指南》数据显示,未经治疗的慢性肢体缺血患者6个月内截肢率高达40%,25%的慢性肢体缺血患者会在1年内死亡,60%的患者在5年内死亡。

蒋先生的问题比较棘手,当地医院建议他到上级医院治疗。上周,他来到浙大二院血管外科就诊,陈兵主任评估后发现,蒋先生有糖尿病血管病变,胫腓干重度狭窄,远端三根血管闭塞,既要解决流入,也要解决流出,就像一条水管既要有水龙头入水,也得有排水口出水,人体全身血供才能流通。但是目前常用临床技术很难维持血管长期通畅,特别是膝下血管局部有严重纤维化和多发钙化,球囊扩张后很容易塌陷或回缩。

针对蒋先生的情况,一款中短期可以提供理想支撑、长期完成支撑任务后代谢消失,避免异物及排斥反应的生物可降解支架,成为目前理想的治疗方案之一。然而,要做到“用时可用,无用时消失”并非易事。

随着我国科技创新的不断推进,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首代膝下可生物降解支架进入临床观察。3月28日下午,蒋先生在浙大二院心脑血管病院区顺利完成手术。这也是我省首例膝下可生物降解药物涂层支架植入手术。

陈兵主任介绍,球囊扩张(包括普通球囊和药物球囊)是目前小腿血管闭塞的主流治疗方法,但无法解决重度钙化的问题,也保证不了远期的血管通畅率。

随着膝下可生物降解药物涂层支架的问世,使得膝下动脉血管闭塞的情况有了更好的解决方案。它的主要优势在于两方面:它的管径仅有2.25-3毫米,比普通支架的管径减少了约50%;其次,支架植入后,会缓慢释放药物,从而抑制血管内壁增生形成,预防再次发生狭窄。该支架可在三年左右完全降解,大大降低血管再次堵塞的几率。

目前,膝下可生物降解药物涂层支架在国内正处于临床试验阶段,但这项创新技术解决了膝下血管闭塞治疗的临床痛点。相信不久的将来,随着该技术正式在临床投入使用,将为这部分患者的治疗带来更优选择。

 

网站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新江南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7007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