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长江下游数个史前考古遗址——5000多年前,长三角就有一个“朋友圈”

2024-10-30  A+ A-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新江南网欢迎您! 
沿着长江下游探访一连串考古遗址,从安徽凌家滩到苏州张家港东山村、苏州草鞋山再到上海广富林、余杭良渚,一幅5000多年前的江南历史画卷,变得逐渐清晰。

这和当时的全球气候变化有关。大批先民从高地、山岗前往平原居住,生存方式也转向大规模农业种植。而距今6000年开始形成的长三角平原,吸引了四面八方的远古先民来定居。

他们在玉器上刻下对神和祖先的崇拜,在陶罐上发“朋友圈”;他们集体狩猎、种植水稻、兴修水利、大建城池,长途跋涉迁徙部落。

原来5000多年前,长三角就有了“朋友圈”。

7d4691e4d61d7ec924c80ed87a99f851_zjrb2024103000004v01b009.jpg

位于安徽马鞍山的凌家滩遗址。 记者 杨朝波 摄

江南人很早吃上香喷喷的米饭

长江文化考察队第三路来到苏州城东,阳澄湖南岸,坐落于此的草鞋山遗址藏着江南文明的密码。

在这片形如草履的土地上,先民们依水而生,农耕劳作、建造房屋、纺麻缝衣,留下了新石器时代的生活轨迹。

稻作,是草鞋山人幸福指数高的重要原因。他们已经能吃上香喷喷的米饭:在苏州草鞋山遗址发掘出的大量陶器里,包含一系列锅具。外形类似电饭煲的陶釜,是古代用来煮食物的一种炊具,被称为现代厨具的鼻祖。一起出土的“陶甑”,外形像桶,底部有小孔,款式和使用方法与今天的蒸锅如出一辙。

苏州市考古研究所所长程义说,从草鞋山包含的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的“三叠层”看,马家浜文化初期,这里的稻作生产已初具规模;到马家浜后期,稻米已经成为当地人食物的主要来源之一。

这么稳定的稻米产量从哪里来?这有赖于草鞋山人开发出了带有灌溉系统的水稻田。

“在长江下游发现的古老人造水田,就在草鞋山遗址。”程义说。

草鞋山的水田,沿着自然地形坡度,成行分布着长方形的浅坑,长度大约在2米至3米。土坑的旁边,连接着灌溉的水沟。狭长的水沟中间,设置蓄水的水井。每一处土坑,都曾经出土了大量的碳化稻米。

到崧泽文化时期,有的遗址出现新的耕田工具——石犁。不过这个犁跟现在系在牲畜或者机械上的还不一样,最早的石犁得由人来牵引耕作,所以从劳动量看,这项体力活在当时应当是由男性来操作的。

这样,原本马家浜文化时期以女性为主要劳动力的稻作农业,由于有了男性的加入而效率得到大大提升,就在崧泽时期走向了有组织的集约式农耕。到崧泽文化第四层遗址,出土的稻壳大小,与之前相比有了飞跃性的增加,几乎接近我们今天的水平。

到良渚文化阶段,农业器具中用来收获粮食的石镰也得到普及。同一时期,良渚文化还出现了一种在水田里用于平整田泥的工具干蔀(bù),以及被称为破土器和耘田器的石器。从这些工具的分化,可见5000多年前的农耕已经分化出了具体的劳动程序:翻耕土地、平整田泥再到收割等一系列过程已经非常完备,而且这种劳动是需要持续一整年、有组织的劳动,这意味着集约式水稻农业的出现。

在这种集约生产之下,生产力的进步同时也导致人口迅速增长。在良渚文化阶段,遗址数量的增加相当明显。这些遗址的劳动基础单位很可能是不同的氏族,并不是单靠血缘关系。这个时期正处于劳动趋于组织化,并且向着社会的组织化发展的阶段。

 

网站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新江南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7007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