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烂苹果的奇妙旅程 也是好奇心与科学的双向奔赴

2024-09-18  A+ A-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新江南网欢迎您! 
一颗长了蘑菇的烂苹果摇身一变,成为实验室里万众瞩目的“果菌王”;一个普通人的日常小发现,竟然和中科院博士的研究产生联系……今年7月发生的这件事,可以说是一场好奇心与科学精神的双向奔赴。

9月14日,这颗神奇苹果的发现者——来自德清的邓女士出现在2024年全国科普日浙江(杭州)主场活动的现场,再次讲述了这个故事,也分享了最新的后续发展。

从梅雨的江南到昆明实验室 百万网友见证“苹果菇”的科学之旅

时间回到今年7月初,浙江梅雨季的尾巴上,德清的邓女士意外发现家中一颗放了好多天的苹果上长出了白色的蘑菇。起初,邓女士只是出于分享的心情,在朋友圈记录下了这份“意外”,随后又将其发布到了社交媒体上,没想到引起了网友们的广泛关注,这朵蘑菇还被大家戏称为“果菌王”。原帖至今已收获3.3万点赞,视频播放量超200万次。

有人评论:“感觉你这苹果有点研究价值呢。”还真说准了。不久,邓女士就收到了来自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许博士的消息,想购买这颗苹果用于科学研究。简单沟通后,邓女士第二天就将苹果无偿寄给了许博士。于是,这颗苹果就踏上了奇妙的科学之旅。

许博士所在的课题组,主要研究真菌多样性与分子进化。经过确认,苹果上的这种白色蘑菇是裂褶菌,又名白参菌,是一种很著名的可食用菌。这种菌通常生长在腐木上,也作为植物病原菌存在,很少见于新鲜水果,之前有报道过长在桃子、柿子、椰子壳上的,但是长在苹果上的应该还是头一次。许博士表示,这株菌非常强壮,有研究价值,可为白参菌种的选育提供新的参考。当时,《都市快报》也迅速捕捉到了这一新闻,进行了及时报道。

不仅如此,许博士还在社交平台上持续更新了解剖、培育“果菌王”的全过程,并跟邓女士一直保持着联系。令人惊喜的是,“果菌王”不仅在专业的菌棒上出菇了,在新的苹果上也长出来了。

“果菌王”的科研之旅引来了一连串的网友“投稿”,大家分享了在生活中发现的长在各个地方的菌菇。其实一直以来就时不时有人分享生活里意外长出的各类菌,频繁被调侃“无心插柳柳成荫”“实验室里都培育不出这么好的”。这次“苹果菇”真正走进实验室,“正儿八经”用于科学研究,见证了整个过程的网友们都真切地觉得很有意义。

许博士也收到了网友们寄来的长在芒果、大蒜上的白参菌,他笑称:“全民科研的时代要开始了。”

女儿看了觉得特别神奇 这是我离科研最近的一次

一颗烂苹果,或许很多人会选择直接丢掉了,邓女士表示,她也这么考虑过。一开始想着等女儿回来给她看一眼就扔,当时幼儿园刚毕业的女儿看了觉得特别神奇,其他家人朋友们也认为很有意思,便想看看它后面到底会怎么样。

许博士提出想要购买这颗苹果,但邓女士觉得,“这颗苹果在我手上最后肯定是在垃圾桶里,对于他来说是有研究价值的”,所以将苹果无偿寄给了许博士。

在寄出苹果差不多一个月后,邓女士收到了许博士寄来的“果菌王后代”,一大箱像花一样的白参菌。邓女士除了自己吃,还与身边亲朋好友分享,甚至还送给了江苏、广东以及德清本地的5位陌生网友,与大家一同享用这份成果。邓女士尝试了青椒炒白参菌、白参菌炖蛋、鸡蛋饼等多种烹饪方式,她说,这种菌跟我们平常在浙江菜市场买的菌菇不太一样,菜市场的菌菇是比较水的,这个不是。第一口吃可能会觉得硬,有点嚼劲的那种,但是不柴,味道比较鲜美,特别是炖蛋。

邓女士的女儿一起品尝了白参菌,包括这次来参加科普日的活动,她也和女儿解释了是怎么回事,在家里排练发言,女儿还给她鼓掌。参加活动回去,女儿还问,妈妈你有没有忘词?虽然孩子或许还不能完全理解“苹果菇”是怎么来的,又如何繁衍后代,但这整件事或许会在她心里埋下一颗科学的小小种子,在日后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邓女士说,感觉这是自己离科研最近的一次。她的工作和科学没什么关系,作为普通老百姓,平常也不太能接触到相关事情,如果有机会参与这样有科学意义的事,贡献一份力,她还是非常支持的。这件事让邓女士体会到,科学其实离我们普通大众并不遥远,只要我们有一颗好奇的心,多去观察和发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网站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新江南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7007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