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将至热度大增,但仍存在重游轻学现象——自然科普研学游,如何迈向“研学优”

2024-06-04  A+ A-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新江南网欢迎您! 

“寻找雨花石”“开启水晶球”“敲化石”“淘沙淘宝”……刚刚闭幕的南京矿博会设置2000多平方米的科普活动区,吸引大批参观者前来体验。现场,一个孩子挖出雨花石后兴奋地喊道:看!我打开了地球“盲盒”!

地球,本身就是一所大学校。近年来,自然探秘类科普活动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衍生出研学游等沉浸式体验。暑期将至,自然科普类研学游热度大增,一些家长早早为孩子报班,准备在暑期“充电补能”。但一些研学游重“游”轻“学”,课程研发能力弱,既浪费孩子时间又加重家长经济负担。研学游如何迈向“研学优”?记者展开调查。

探索未知,

科普研学游“破圈”

“这个‘中国哈达’好像婴儿的襁褓。”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阿来日前在参观江苏矿物文化交流中心一块形似哈达的蓝文石时惊叹。他在写作时,经常受到矿石的启发或影响。在他看来,由三个“日”组成的“晶”字,象征着漫长时间的演变。

人类对于赖以生存的星球仍然充满未知,如何让地球“开口说话”,让更多人了解其奥秘?博物馆以“熏陶式”“沉浸式”体验培养观众自主学习能力。此次南京矿博会上,南京地质博物馆展出的宜兴恐龙蛋化石备受瞩目。该馆总工程师续琰祺介绍,这是目前省内发现的唯一一批恐龙蛋化石,其1985年鉴定报告、地质剖面图等相关原始地质资料也在本次展览中首次和公众见面。

南京还有不少自然科普博物馆。位于市郊的栖霞山被誉为“天然地质博物馆”,是著名的“栖霞灰岩”“象山砂岩”“南象运动”的命名地;在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地球变化和生命演化的伟大历程清晰可见;在南京雨花石博物馆,一枚小小石头展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与博物馆相伴相生的,是各类自然探秘类科普研学活动。“滩涂有大量底栖生物,是候鸟迁徙路上不可多得的补给站。”今年“五一”假期,南京玄武区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学生任竣铭和妈妈覃女士报名参加盐城大丰滩涂探秘研学活动。在一场关于滩涂生物的讲座上,任竣铭认真记录老师传授的知识点——从潮汐现象到全球候鸟迁徙图再到滩涂面临的生态危机,两张A4纸写得满满当当。

“孩子的表现让我惊喜,他不仅认真做笔记,回到学校后还主动向同学们介绍所见所闻。”作为地质爱好者,覃女士一直鼓励孩子接触自然、探索自然。

据南京矿博会主办方提供的数据,此次会展到场超16万人次,现场交易额超15亿元,意向交易额达70亿元。在离会场不远的南京凤凰国际书城,国内第一家开在书店里的博物馆“你的星球”自然博物空间实体店去年落地,这家空间实体店定期组织研学活动,带领孩子们在南京的山野中寻找虎凤蝶,在盐城暗夜星空保护地里仰望星空,在巢湖采集三叶虫和腕足化石……参与者以四年级以下的孩子为主,最小的只有4岁。

“我们推出的所有户外活动都是亲子类的,需要家长陪同孩子一起完成。一方面是希望家长能够参与孩子的成长,另一方面也希望将这种不断探索的氛围延续到课后,帮助孩子与世界不断‘切磋’,从中收获快乐和知识。”“你的星球”空间创始人之一、执行董事成冰峰说。

激发好奇心,

点亮孩子无限可能

“能不能带我们去挖石头?能不能去观鸟?我们现在有不少课程内容是被用户‘推’着向前。”在成冰峰看来,自然生物与许多学科都有紧密联系。比如数学中有名的斐波那契数列,银河系、台风、古生物中的菊石以及向日葵的种子花盘等,都和其形状一致。小朋友被逼着学不如自己主动学,通过探索自然了解学科知识,提出的问题越多,收获也就越多。

两年前,方剑波化身“无患子老师”创办金陵野趣自然博物馆,主打自然科普和动植物观察记录活动。“世界很大,没有人能够认识全部生物,总会出现知识盲区。我们在课程中带学生去接触自然,他们如何自主观察、自主探索,这对于提升孩子的专注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大有裨益。”

如何使用望远镜?如何快速定位想找的动植物?这些都需要在与学生互动中教会他们。方剑波以如何观察昆虫举例,比如寻找树叶是否有被吃过的痕迹,附近有没有昆虫搭建临时休息的“小房子”,等等。对孩子们来说,参加课程的时间有限,但掌握方法要领后,观察便可以随时随地进行。

“六一”儿童节傍晚,方剑波带领几个家庭去南京汤山夜观,他提前两天过去踩点。“户外自然观察的随机性很大,哪怕是很熟悉的地方,实地活动时也常常出现变数,比如突然找不到想要找的昆虫等,因此需要我们有足够耐心,同时做好充分应对准备。”对于方剑波来说,每一次带领孩子们探秘自然也是自己的一次温故知新。他认为,要做好自然科普和动植物观察导师,既要保持一颗童心,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也要保持一颗进取心,不断学习积累。

“化石修复前就像一块‘石板’,修复后才能显露出原本样态。一般孩子修复一块化石需要1小时左右,许多家长第一次发现孩子竟然如此有耐心对待一件事。事实上,并非孩子没有耐心,而是没有找到专注的兴趣点。”在“你的星球”自然博物空间实体店,工作人员曹亚枫带着孩子们修复化石,矿物修复设备、喷砂机、气动笔等工具一应俱全。孩子们亲手从1.5亿年—5000万年前的沉积岩中发掘植物、昆虫、鱼类等化石,不仅学习到地质和古生物知识,也培养了专注力与耐心。

“研学不是灌输式学习,而是引导孩子在自主学习探究中发现自身的无限潜力。”三年级小学生宣逸尘在爸爸宣旻的影响下,成为“自然科学迷”。去南京听恐龙科普讲座、在巢湖挖矿石、到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赶海……“以前孩子一直不会写作文,参加自然科学探秘活动几乎打开了他的分享欲,有一次去看了一块鱼龙化石后,直接写出一篇千字作文。”宣旻表示。

鱼龙混杂,

研学乱象待整治

常州市民宋晓彬告诉记者,想找到一个专业研学机构并不容易。尽管他加过不少户外研学微信群,群里的家长也会相互推荐不错的机构,但课程内容好不好,上过之后才知道。“我交过不少‘学费’,有的号称‘优质团’,收费很高,但讲解的所谓知名教授,根本不懂怎么教小学生;还有的活动人好多,一个老师照顾不过来,讲解自然不够深入。”

覃女士对此也感同身受,“自然探索类研学机构鱼龙混杂,没有相关的规范约束,讲解水平、活动价格参差不齐,增加了家长为孩子选机构、选课程的难度。”在覃女士看来,老师的专业度、活动的趣味性等都是需要考察的因素。

“研学绝对不等于旅游,不是一游了之。”中国研学合作旅行发展联盟常务副会长、南京知行合一文旅创始人熊壮认为,研学应该是研究性学习,比如许多孩子虽然知道南京有雨花石,但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因此雨花石研学并不能围着石头“走马观花”,而是需要研发雨花石科普、矿坑挖掘、雨花石非遗DIY等项目式学习课程。

“有探究、有讨论,才能让孩子自主得出结论。”熊壮认为,盲目研学就像“无头苍蝇”,因此需要制定科学的研学目标,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比如想要挖出最好看的雨花石,就要知道雨花石长什么样,在哪里可以挖到它,这时就可以引入雨花石的成因、历史故事、诗词文化等,再进行探究性动手实践,往往就会事半功倍。

相较浅层次的“只游不研”打卡式研学,一些“变味”的研学同样扰乱市场秩序。一些机构打着研学的幌子进行培训补习,还有旅游机构打着研学的名义“换汤不换药”,直接将原来的旅游线路改成研学游。

“研学游本质上是一门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为目标,学和研的分量应该占据主导,应重点关注课程设计和学生能力提升。”南京师范大学旅游管理系系主任、江苏省旅游学会研学旅行分会执行会长侯国林认为,优质研学项目应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科学的内容设置,这关系到学生是走马观花还是深度参与。熊壮建议,打造一支专业研学旅游指导师队伍,明确其应具备的教育教学、旅行组织、安全应急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根据学段特点和地域特色研发课程,将问题研究贯穿整个研学过程,让研学真正入脑入心。

天津市教委日前研究制定《天津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活动管理办法》,严禁社会机构以研学实践、夏(冬)令营等名义开展校外培训活动,坚决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不得以组织研学实践等为名开展变相旅游,坚决防止“只旅不学”“只学不旅”“天价收费”“到点打卡”等研学乱象发生,维护良好的教育教学和研学实践秩序。

 

网站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新江南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7007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