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江苏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是气候变化敏感区。今年3月,省生态环境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等16个(单位)部门联合印发了《江苏省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3月29日,江苏省生态环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对印发的《行动方案》进行介绍和解读。
突出适应,强调降低不利影响
提及“气候变化”,记者注意到此前谈论更多的是“应对”,“适应”和“应对”有何区别?
“减缓和适应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两大策略,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减缓是通过能源、工业等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较长时间的调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碳汇,减缓气候变化速率。适应指通过加强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的风险识别与管理,采取调整措施,充分利用有利因素、防范不利因素,以减轻气候变化产生的不利影响和潜在风险。”省生态环境厅应对气候变化(对外合作)处处长王华说,仅靠减缓措施是远远不够的,已发生的气候风险不会消除、潜在的气候风险仍在不断累积,甚至在全球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后一定时期内仍将持续。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具有显著的区域性,有效的适应行动能够降低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和风险,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安全。
《行动方案》结合江苏省实际,融入基于自然的气候解决方案理念,确定了我省在不同阶段的主要目标,提出到2025年,适应气候变化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逐步建立,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监测预警能力持续增强,气候适应型试点城市建设正式启动。到2035年,设区市及以上城市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全面开展,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更加完善,气候适应型社会基本建成。同时部署了气候变化监测预警和风险管理、水利、农业、人居环境、基础设施、陆地生态系统、海洋与海岸带、医疗卫生、自然灾害应急和管理等9项重点任务。
提升韧性,为极端天气多做准备
据省气候中心高级研究员陈燕介绍,近60年江苏省年平均气温平均每10年上升0.3℃,各地呈一致性增暖;年降水量平均每10年增加22.2毫米,年代际波动特征明显;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为每年3.6毫米;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次呈增多趋势;高温事件呈增加趋势,年高温日数平均每10年增加1.6天;强降水事件增加,大雨、暴雨和大暴雨日数均呈增加趋势;影响江苏省的台风个数无明显变化,但是带来的风雨影响增加;极端干旱事件偶发,从气象干旱发展至水文干旱,夏秋连旱持续时间长。
气候变化已对我省水利、农业、人居环境、基础设施、陆地生态系统、海岸带与海洋、医疗卫生等领域带来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最新研究表明,到本世纪中期全球气候变暖趋势仍将持续。在此背景下,江苏省未来一段时期的气候变化趋势可能更加凸显,高温、强降水、严重干旱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频次和强度或将进一步增加。
未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或趋多趋强,那么提高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对保障城市安全运行、提高城市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潜力具有重要意义。《行动方案》将在扬州从完善城市适应气候变化治理体系,包括:建立城市适应气候变化工作协调机制和健全城市适应气候变化工作体系、强化城市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评估、加强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加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风险监测预警和应急管理、优化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基础设施气候韧性、提升城市水安全保障水平、提升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8个方面开展气候适应型城市试点建设。
加强协作,多方联手形成合力
“江苏省适应气候变化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省生态环境厅应对气候变化处四级调研员纪玲玲说,一是对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的科学认识不足,亟需强化气候变化影响长期监测,深入开展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社会系统的影响评估;二是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适应行动效果评估尚未完善;三是适应气候变化治理体系有待完善,亟需将适应气候变化工作纳入相关部门、地方工作重点,全社会广泛参与度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挑战之下亦是机遇,适应气候变化是一项长期任务,更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全社会共同参与。《行动方案》明确了重点任务的相关部门职责,形成合力,持续有效推进我省适应气候变化工作。
例如,在海平面上升的影响下,海洋海岸带面临更多风险。对此,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王艳红介绍,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水利厅、省林业局等部门将联合开展系列工作:加强海洋生态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包括加强缺氧、酸化等海洋生态环境风险的监测预警;提升海岸带及沿岸地区防灾御灾能力,提高风暴潮、海水入侵、海水倒灌和咸潮上溯等沿海地区自然灾害预报能力,完善海平面上升应对措施;加强海岸带和海洋生态系统保护修复,严格控制大陆自然岸线开发强度。
记者 洪叶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