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人物】十年磨一剑 育得稻花香—— 记江苏“最美巾帼奋斗者”徐洁芬

2024-03-13  A+ A-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新江南网欢迎您! 

“我们来瞧瞧有哪些水稻新品种,产量和口味怎样,为今年耕种做准备。”全力抢农时争春光的农户在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门口排起长长的队伍。“武香粳系列软米新品种如武科粳7375、武香粳6622、武香粳9127,在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各基地多点示范推广,在各种品鉴评比中均名列前茅,不妨试试种植。”江苏“最美巾帼奋斗者”、研究所正高级农艺师徐洁芬热情地为农户答疑解惑,与武进南繁育种基地团队成员沟通水稻生长情况,准备参试的育种新材料……她忙得不亦乐乎。

徐洁芬家住常州市武进区前黄镇谢桥村,距离研究所仅10分钟车程。1995年,研究所专家钮中一育成的武运粳7号风靡全国,3年内从10万亩推广到1000万亩。年幼的她看着技术员在田埂边日夜看护稻种,对水稻育种充满了好奇和向往。2008年从扬州大学硕士毕业后,她如愿以偿进入武进水稻研究所,成为少年时的“偶像”钮中一的徒弟,立志运用生物技术改善粮食生产现状,帮助农民选育好吃、好种、好效益的“三好”水稻品种。

然而工作之初,她屡屡被现实无情“打脸”:第一天整个人摔进水沟里,狼狈不堪;选种时,掌心和手指磨出一个个水泡……“工作的苦累和周边人不看好的眼光并没有吓退我,真正让我产生畏难情绪的是面对数万份水稻材料,看不出它们之间细微的差别,听钮老师和同事们对着一个个材料聊稻种的‘前世今生’,预测长势长相,觉得既羡慕又挫败。”更令徐洁芬深深触动的是,如今年过七旬的钮中一仍然心系稻田,每天在田里一站六七个小时,将其自创的育种“秘方”倾囊相授。

老一辈不畏艰苦、无私忘我的精神,激励着徐洁芬和团队成员扎根田间地头,不论寒暑,风雨无悔。“每年从1万多份材料中才有可能育出1个新品种,而1个新品种要经历8到10代选育才能稳定下来,变得好吃、抗病、高产,可以说是‘十年磨一剑,育得稻花香’。”徐洁芬说,育种就像养育孩子,需要付出大量心血。2011年插秧季,徐洁芬身怀六甲,仍往返于泥泞的秧田,安排和把关材料的排布、转运、栽插;2021年徐洁芬膝盖前叉韧带断裂手术后休整6周,就绑着支具、拄着拐杖下田,参加杂交、选种,疼得受不了就在田埂上小坐片刻……“育种错过一季,就等于错过一年。”妻子的执拗,让丈夫徐宏既心疼又无奈。“孩子需要喂奶,可她一下田就忘了时间,奶奶只得抱着嗷嗷待哺的娃娃到稻田边找妈妈。”同时,他又安慰徐洁芬道:“你努力工作的样子,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新鲜血液的加入,推动水稻研究所的育种理念、方法不断创新。在徐洁芬的建议下,研究所有了分子育种实验室,实现分子育种与常规育种深度融合。“分子标记辅助检测,可以对有明显缺陷的材料进行定向改良,提高选择精准度,缩短育种年限。”

每年5月播种,9月、10月田间选种,12月至来年4月南繁,循环往复、周而复始,在一个个没有假期的金秋里、一次次南来北往的迁徙中,徐洁芬团队成为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唯一的良种繁育创新团队,育成的武运粳21号攻克水稻癌症条纹叶枯病,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育成的武粳15号、武运粳24号、武运粳27号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超级稻品种,年推广面积200万亩以上,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省农技推广一等奖。如今,武香粳系列优质米品种受到市场广泛认可,多个品种被推介为优质米主推品种。

当地农户都把水稻研究所视为丰收的摇篮和保障。每逢播种季,前来研究所买稻种的农户络绎不绝。常州市郭鲁农业专业服务合作社社长郭飞种植的800余亩稻田,全部采用水稻研究所的优质品种,先后拿到省十佳稻田综合种养大米金奖、江苏好大米金奖。“我们合作社的精包装香软玉大米每斤卖到10元,每年我都要提前抢订种子。”郭飞说。

“研究所3个育种组齐头并进,形成老中青育种研发梯队,将育种大旗扛起来、传下去。”徐洁芬说,去年研究所共有14个水稻新品种通过省级以上审定,审定数量创年度新高,连续4年实现新品种“破十”。“我们要培育更多更好的水稻新品种,助力打造中国饭碗的坚实底座。”

记者 范玉贤

 

网站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新江南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7007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