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引领消费潮流 汉服让徐州美出了新意

2024-03-05  A+ A-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新江南网欢迎您! 

本报记者 周竞男

又到了春暖花开的日子,穿着汉服的人们,让徐州的春色美出了新意。汉服之美艳雍容、华贵雅致的质感,与美景相互映衬。

近年来,喜爱穿着汉服的人越来越多,汉服文化也随之逐步与流行元素结合,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在城市街头,在热闹街区,都能见到汉服的身影。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仅着迷于汉服的复古之美,更热衷于其背后的深厚文化内涵。

汉服“破圈”

相关话题热度持续走高

在徐州,常见年轻女孩们穿着汉服出行,大大方方地收获回头率。无论是漫步在回龙窝的街巷,还是置身于云龙山水之间,汉服都能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和谐而优雅的美感,让人仿佛穿越了时光隧道。

年轻人是汉服消费的主力军。据中青校媒2023年6月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年轻人中,45.49%的受访者有过穿汉服的经历,13.59%的受访者在旅游或参加特定活动时会穿汉服等服饰,56.92%的受访者喜欢穿汉服沉浸式打卡体验。

徐州作为汉文化的发源地,目前已形成“汉服+造型+拍摄+写真”全链条产业,“汉服经济圈”日渐成形的同时,汉服热度持续走高。在城市街头、历史景点、商场街区、月光市集上,都常常能见到人们身着汉服拍照、打卡。而在某视频平台上,关于“徐州汉服”的话题量超过1.01亿次。许多博主都在分享自己在汉服穿搭、拍摄地点选择等方面的心得。

热衷于复原款

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自豪

“我买汉服5年了,每逢过节、过生日,我都会买一套汉服。”在户部山,汉服爱好者杨琛穿着汉服对记者说,“今年春节,我花2000元给自己定制了一身汉服,算是给自己的新年礼物,款式就是今年流行的明制马面裙。”

作为一件时尚单品,今年春节期间爆火的马面裙,带动了更多人主动了解汉服。“马面裙看起来像日常穿的百褶裙,有传统汉服的味道,而且不是太夸张,可以和很多日常服饰搭配。”五竹汉服非遗工坊的创始人刘婷表示,消费者在购买汉服时越来越讲究细节和品质,同时也越来越多地追求复原款,“无论是秦汉时期的曲裾、唐朝的襦裙,还是宋制的褙子,各个朝代的服装都有着不同的文化特点和独特魅力。当下的汉服爱好者对于服饰的规制有了越来越深入的了解,穿得也越来越专业了。”

汉服不仅是衣服,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它承载着民族文化,是文化复兴的一部分。刘婷认为,汉服热不断升温,不仅源于汉服本身的古韵之美,更是年轻人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

一件件汉服,线条流畅,色彩典雅,一针一线都蕴含着古人的智慧和匠心。

普及汉服文化

让新中式流行起来

绘图、裁剪、贴花、钉盘扣……一件件小汉服在孩子们的手中逐渐成型。“很多孩子喜欢手工制作汉服。”有着40多年制衣经验的云龙汉服制作传承人李欣,受邀到学校教做汉服,孩子们在李欣的指导下变成了“能工巧匠”。

从汉服的上衣直襟、琵琶袖、飞机袖到下裙的马面裙、对褶,从秦汉、三国到民国时期的不同服饰、妆发特点,李欣为孩子们讲述了汉服的前世今生,也道出了汉服文化的现状与发展。

林燕是忠实的汉服爱好者,她经常到李欣服饰定制更适合日常穿着的新中式服装,她告诉记者:“一件工艺复杂的汉服单品,售价在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面料多采用棉麻、真丝等。”由于做工考究,面料高端,李欣设计制作的新中式服装,受到不少粉丝的追捧。

汉服爱好者们不再拘泥于传统,她们将曳地的下裙改短,同时使用现代元素的花纹使之更适合于日常穿着,改良后的日常化汉服获得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

线上购买,线下租赁

推动汉服衍生产业发展

前不久,淘宝发布的《淘宝2024春夏服饰行业趋势白皮书》显示,超40%的消费者会在节日仪式场合、日常出行逛街时穿着汉服。

“我经常在淘宝、抖音等线上购物平台购买汉服。”汉服爱好者刘倩告诉记者,网店的汉服类型丰富,价格较低,而实体店的体验感更好。刘倩经常与朋友相约,着汉服到景点打卡拍照,“有时候会去汉服体验馆做妆造,看见好看的汉服,也会租赁或者购买。”

随着汉服文化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游客开始购买汉服、汉服配饰等相关产品,这也为徐州文旅产业带来了新的消费热点。同时,汉服文化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汉服摄影、汉服租赁、汉服体验馆等成为产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进一步丰富了旅游产品和服务。

越来越多的线下汉服文化活动,成为汉服商家重要的推广阵地,如每年在徐州举办的花朝节、汉文化旅游节、宋制水上婚礼等,这些活动在通过汉服品牌推广汉文化的同时,提升了品牌知名度,打造品牌认同感。同时,通过引入汉服文化元素,成功提升文旅项目的文化内涵和品质,使游客获得更加优质、更有深度的旅游体验,更推动了整个汉服圈的发展繁荣。

 

网站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新江南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7007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