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用指尖“掐”出珐琅画

2025-03-08  A+ A-
  《新江南网》江南区域知名综合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新江南网欢迎您! 

新华社兰州3月8日电(记者张文静、胡伟杰)今年50岁的杨会兰和掐丝珐琅画相伴已超过40年。这些年,她让“指尖上的艺术”从兴趣爱好变成了事业追求,实现了一边传承传统技艺,一边带动更多人创业创收。

杨会兰出生于甘肃省天水市的一个乡村,由于家中许多长辈擅长剪纸、刺绣、掐丝珐琅画的制作技艺,她从小便跟着长辈学习掐丝珐琅画制作技艺。

“每当完成一幅挑战性极大、线条极复杂的掐丝珐琅画时,我就非常有成就感。”杨会兰说,热爱是她坚定从事掐丝珐琅画制作的动力和源泉。

杨会兰在工作室里为含有敦煌文化元素的作品上色。新华社记者 张文静 摄

20世纪90年代,杨会兰只是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搞创作,作品也得到不少客户的肯定。一次偶然的机会,一名外国游客在敦煌看到了杨会兰创作的《反弹琵琶》,想尽办法联系到她。“这名游客后来和我合作,要求批量制作,对我来说是好事一件,既能继续做生意,又能坚守爱好。”

杨会兰向记者展示她创作的《反弹琵琶》等掐丝珐琅画作品。新华社记者 张文静 摄

随着作品越卖越多,来咨询学习的人也不断增加。于是,2003年,她开设个人工作室,全身心投入创作,提高创作水平、丰富创作内容,将个人爱好变成事业追求。她不仅向学员倾囊相授,还将他们的优秀作品推向市场,帮助他们变现创收。

曾有一名来自山西太原的残疾青年张旭,慕名拜师杨会兰。她通过网络视频传授技艺。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操,张旭已能创作出许多优秀作品,并通过电商销售,实现自力更生。

目前,杨会兰累计培训的学员已超过万人,其中20多人实现了自主创业,她还免费开展了近600期掐丝珐琅画制作技艺培训,让更多人领略这门技艺的魅力。2020年,杨会兰被甘肃省妇联聘为全省“陇原巧手”培训师。

在杨会兰的工作室,记者看到,两面宽展的墙壁上,挂着各类色彩丰富、饱含敦煌文化元素的大尺寸掐丝珐琅画;展台上,放置着一些小尺寸的充满当代时尚元素的画作;工作台上,则摆满了制作掐丝珐琅画的各类原料。杨会兰以画刀之尖轻轻蘸取珐琅釉彩,动作间看似漫不经心,实则蕴含深意,轻巧地点缀数笔,霎时,斑斓的色彩便巧妙融入她精心构思的作品中,渲染出神秘而独特的韵味。

杨会兰几十余如一日的努力感染了“00后”女儿丁歆雅。如今,丁歆雅学会了掐丝珐琅画制作、剪纸等技艺,还努力将传统技艺与创新元素结合起来,设计出深受年轻消费者喜爱的时尚挂件和摆件。

杨会兰(中)正在给小学生教授掐丝珐琅画制作方法。新华社发

“甘肃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这些给我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我相当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长,因此,我必须尽我所能,将这项技艺传承好并发扬光大。”杨会兰说。

在妈妈的带动下,女儿丁歆雅也努力前行。她走进兰州市秦安路小学等校园,开设掐丝珐琅画制作技艺特色课堂,在孩子们心中种下文化传承的种子。

丁歆雅说:“妈妈是我的榜样,在这条传承传统文化的道路上,我会一直走下去。”

 

网站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新江南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7007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