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这是3月2日在天津市宁河区七里海湿地自然保护区拍摄的候鸟。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新华社天津5月23日电(记者白佳丽 黄江林)又起个大早,鸟儿飞得正欢时,陈静顶上遮阳帽,挎上单筒望远镜,和同事们扎进了七里海湿地。不一会,她已经消失在起伏的芦苇荡中。
这片位于天津市宁河区境内的天然湿地,是东亚至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中的重要中转站。在刚刚过去的迁徙季里,承载了超过40万只候鸟歇脚。更为不寻常的是,它距离中国大都会天津市的中心城区仅约30公里,距离首都北京市也只有100公里左右。
“这在全国都是少见的。”天津市七里海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顾问于增会说。
这也是毕业于南开大学植物学专业研究生陈静选择来七里海工作的重要原因。“它是中国生态修复的一个样板,值得我们好好研究。”陈静说。
哪怕5年前来到这里,景象都与今日完全不同。
上游河流的断流、村庄的发展、城市的扩张,都令这片湿地几乎无法“呼吸”。
80岁的于增会出生在七里海边,见证了半个世纪来湿地的起落。“最早是水源补给连年减少,滩涂裸露,草萎鸟飞。”于增会回忆,后来周边村民在湿地里修建堤埝,围垦养起了鱼虾蟹。十多年前,郊游兴起,七里海一时引来不少投资客,开发旅游、建设密集。随着农家乐里“蟹黄面”销量猛增的,是候鸟鲜有“停靠”,哪怕来了也是匆匆离去。
“候鸟‘用翅膀投票’。”于增会说。
环境的持续恶化,引起了政府的高度关注。2017年7月,中央第一环境保护督察组启动问责,当地政府叫停七里海旅游开发。随后,230处违建拆除整改,核心区6.8万亩土地流转,人为活动全部退出,生态修复工程正式启动。
“七里海湿地被誉为‘京津绿肺’,对两座大城市以及周边地区环境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森林野保处副处长教效同说,放眼更大范围,天津是全球八大候鸟迁徙通道之一的东亚至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枢纽,每年都有超过百万只候鸟迁徙过境。而湿地是它们安全可靠的落脚地。
生态修复有了痛定思痛的决心,但仍面临挑战。
第一道难关,就是长在湿地旁,靠湿地为生的百姓怎么办?湿地边的宁河区兴家坨村矛盾最为突出。村党委书记家的大门都被村民“敲出个窝窝”。
很快,市区两级政府给出了答案:土地流转费用落实到位,解放双手后的农民通过再就业增加收入,核心区之外的土地发展附加值更高的“稻蟹混养”。
矛盾一一破除,湿地也一点点开始恢复往日的勃勃生机。
在陈静的“七里海生态巡护笔记”里,留下一组组数据:鸟类种类由10年前的182种增加到258种,数量由20多万只增加到50多万只。除了野鸭、白鹭、苍鹭等大量普通鸟类,东方白鹳、白鹤、大鸨、天鹅、白琵鹭等稀有珍禽也纷纷在此停歇。
“还有‘神秘鸟’,也就是‘鸟中大熊猫’震旦鸦雀,消失都十年了,现在又再现七里海。”于增会神情里都是激动,“这几年,甚至有些旅鸟都变成了留鸟,舍不得走了。”
这是3月2日在天津市宁河区七里海湿地自然保护区拍摄的候鸟。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在全球候鸟的迁徙线上,中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全球八条候鸟迁徙路线中有3条与中国紧密相关。七里海这个“剪影”,证明着中国政府和民众正在合力让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每年从天津迁徙过境的候鸟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东方白鹳和遗鸥。其中东方白鹳在迁徙旺季单日最大观测量就达到5000余只,占到全球数量的一半以上;每年冬季在天津沿海地区越冬的遗鸥数量约16000只,占全球总数的八成左右。
除七里海外,天津的北大港、团泊湖、大黄堡等湿地,以及中心城区与滨海新区中间的广阔绿带,也为候鸟迁徙提供着可靠的栖息之所。
随着来往的候鸟越来越多,一些候鸟“眼馋”七里海湿地周围养殖户鱼塘中密度更大的鱼,开始在湿地居留,把鱼塘当作“食堂”。
在保鱼还是护鸟这个“选择题”中,当地政府与百姓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护鸟。七里海根据候鸟迁徙规律,通过调节水位,满足候鸟觅食需要,以营造一个共生共存的生态平衡环境。
2024-11-18
2024-11-18
2024-11-16
2024-11-16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0-29
2024-10-29
2024-10-29
2024-10-14
2024-10-14
2024-10-14
2024-10-13
2024-10-04
2024-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