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谷里的鸟儿守望者

2022-04-01  A+ A-
  《新江南网》江南区域知名综合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新江南网欢迎您! 

“鸟儿是流淌在我心中的欢乐,更是我肩上担负的一份责任。”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宣传部部长何晓安说。

今年55岁的何晓安在卧龙自然保护区工作已有34年。在他看来,利用业余时间和节假日系统地记录下生活在这里的鸟儿的种类、习性是一项重要工作。

3月23日,何晓安在卧龙自然保护区内拍鸟。新华社记者 刘坤 摄

卧龙自然保护区地处四川盆地西缘山地,憨态可掬的国宝大熊猫在这里栖息,近400种灵动的鸟儿也在这里繁衍生息、迁徙过境,共享着这片生机勃勃的“乐园”。

白眉朱雀、橙翅噪鹛……何晓安拍的许多照片成为鸟类多样性研究的宝贵参考资料,在这些鸟类中,尤数绿尾虹雉的拍摄最为不易。

图为绿尾虹雉照片。(何晓安 摄)

“绿尾虹雉是中国特有的珍稀鸟类。”何晓安说,“它的羽毛颜色非常艳丽、体型较大,很容易被猛禽攻击,所以它的行踪很隐秘,不容易见到。因为它是垂直迁徙,夏天在海拔4500米左右的高山草甸和高山流石滩活动,冬天又会进入海拔3500米左右的密林当中去觅食,这就加大了拍摄难度。”

通过几年的努力,何晓安拍摄了四季当中各种状态下的绿尾虹雉。

3月23日,何晓安在卧龙自然保护区内踩着石头过河。新华社记者 刘琼 摄

2016年3月23日,何晓安像往常一样前往贝母坪区域行进拍摄,无意间拍到一对鸟儿,通过各方印证,确认这是一对分布在新疆的黑胸麻雀。照片证实了黑胸麻雀“光临”卧龙自然保护区,这也成了四川鸟类分布的新纪录。

截至目前,何晓安已经拍摄了卧龙自然保护区内的293种鸟类。这些影像资料大多被用来做科普宣传,也激发了更多的人参与到认识自然、爱护自然的生态保护之中。(记者刘坤、康丽琳、刘琼)

 

网站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新江南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7007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