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俄媒:中国的核战略十分明确:“战略进攻力量用于遏制和威慑潜在敌人对中国施加军事压力的企图,实施还击,迫使其退出战争或大大削弱其战斗力”。
中国军政领导明确了战略进攻力量在平时、战时的主要任务:对潜在敌人进行核遏制和威慑,迫使其放弃侵略企图;保持部队的作战和动员准备;准备和实施核导弹还击,毁伤敌布势全纵深内的关键目标和军民用战略目标、部队集群,以破坏敌指挥,粉碎其机动展开,削弱其战斗力和组织保障。
战略进攻力量包括核力量和常规力量:火箭军、战略轰炸航空兵和核导弹舰队。
当前世界和亚太军政局势条件下,中国军政领导人多次宣称,要显著增强火箭军对潜在敌人的遏制和威慑作用。强调,假如敌人对我实施了先发制人的核导弹打击,我方剩余的机动式战略导弹系统应能够实施有力的还击,给侵略者造成无法承受的损失。
中国领导人认为,美国在全球、尤其是在亚太地区展开反导系统,在“全球快速打击”构想框架内积极研制高超音速装备对中方的战略进攻力量及整体国家安全已构成严重威胁。
例如,在俄联邦武装力量总参谋部代表参加的香山论坛上中俄发表联合声明:“美国建立全球反导系统的真正目的是降低中俄战略核力量的潜力- 有可能使其完全“归零”。美国的反导导弹可以在中国弹头与推进级分离之前拦截战略导弹”。
中国领导人指出,“火箭军是关键的战略遏制力量和中国世界大国地位的战略支撑,是捍卫国家安全的基石。火箭军全体官兵应准确理解自己的作用和使命,增强战略遏制和实施核导弹还击的能力,提高部队在中远距离实施精确突击的战备程度,保持战略平衡。”
鉴此,中国领导人指出,机动式战略导弹系统具备高生存力,隐蔽性好,可自主运转,具备很强的战斗力,能够有效突破敌人的反导系统。
近年来中国十分重视改进现有的、研制新型的机动式战略导弹系统,不断探索不同局势条件下的战法。
1、 机动式战略导弹系统的现状和作战能力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战略力量集群,目前主要部署在6个导弹基地,下辖150多部配备了同样数量核弹头的发射装置(位于发射井内的洲际弹道导弹“东风-5”,机动式洲际弹道导弹“东风-31”、“东风-31A”,机动式中程弹道导弹“东风-21”和“东风-21A”)。
目前火箭军战略力量集群已有一半以上的装备是机动式导弹系统,这充分说明还击行动中机动式战略核力量遂行核遏制、威慑和毁伤敌人任务时的作用和意义显著增强。
机动式洲际弹道导弹“东风-31”(最大射程近12000千米)能够毁伤射程内敌方领土上的所有目标。主要不足是只配备单弹头,导弹发射准备时间较长。
“东风-21”型机动式弹道导弹(射程近2500千米)可以远距离变更部署,能够突破亚太地区的反导系统,毁伤射程范围内美国及其盟国的部队集群。
应该指出,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司令部十分重视保持已列装机动式系统导弹旅的战备性。每年各旅都要进行战备等级转进演练,开赴发射阵地并展开,完成机动,保障生存力,提高行动的隐蔽性,组织与陆、海、空军的协同,消除潜在敌人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后果,恢复战斗力,准备和实施假想的核导弹还击。
平时条件下,机动式导弹系统处于防护掩体(山洞、隧道)内的常驻地。导弹保存在运输-发射筒内。火箭军由平时转为战时时,机动式导弹系统开进到预先在工程和测绘方面经过精心准备的发射阵地。
导弹起竖后进行瞄准,这是一种重要的暴露特征。中程弹道导弹的发射要借助压力计算机来实现,一级发动机要把导弹推到近25米的高度。
国外专家指出,中国的机动式导弹系统完成行军、抵达发射阵地做好发射准备需要较长时间,而这些系统在行进路线上无法完成发射。在行军路线上组织警戒和防御同样存在诸多不足。核导弹武器作战指挥自动化系统不够完善,复杂地形和局势条件下无法保证及时下达命令(信号)。
据国外专家评估,敌人使用航天侦察装备可以发现并识别上述类型的系统,这引起了中国军政领导人的担忧,要求火箭军采取非同寻常的措施做好隐蔽和伪装。
2、 机动式战略导弹的发展前景
据国外消息来源,中国军事工业部门正在实施一系列计划改进机动式洲际弹道导弹系统“东风-31和-31A”。
有消息称,正在研制分导弹头的未来机动式洲际弹道导弹,最大射程将达到14000千米。
新的洲际弹道导弹在推力方面更加先进,分为三级,第三级使多个弹头与弹体分离,分别制导。此外,导弹配备强大的系统,可有效突破潜在敌人的反导系统。洲际弹道导弹将部署在多轴运输发射箱内。据称,加长导弹箱的八轴底盘正在进行行驶试验。
据称,中国新型导弹从铁路发射模块上成功进行了发射试验。
同时火箭军不断改进机动式战略导弹系统的战法。主要是保证其在本国领土上大范围战役疏散的能力,完成机动依次进行发射阵地,随时准备对敌人实施核导弹还击。
基于本国的特点,采取各种非标准方法保证提高机动式公路、铁路导弹系统的生存力、隐蔽性和运转自主性。例如,由于面临美国海军“俄亥俄”级导弹核潜艇潜射“战斧”巡航导弹打击的威胁,缩短了现有和未来两种类型导弹系统的疏散时间。
中国专家认为,保证机动式公路导弹系统安全的主要条件是隐蔽开进、部署,对阵地进行综合伪装,而局部机动属于重要的暴露特征。
鉴于目前主要军事强国航天侦察装备性能突飞猛进,能够发现、识别和跟踪机动式导弹系统,中国相应地制定了公路、铁路导弹系统机动、行动的方法。基于“机动式导弹系统-美国航天雷达”系统的模拟,评估潜在敌人航天侦察装备的效能,并相应采取对抗措施。
采取综合作战和组织-技术措施进行作战伪装,保证疏散的隐蔽性,系统阵地部署地点令敌人难以捉摸。这些措施主要有:将机动式导弹系统部署在山洞和隧道内;建立假目标,使用视觉、红外、雷达和无线电频谱综合仿真器;使用多频谱伪装网;在山丘之间、山地-林地、人迹罕至的地形中选择疏散和行军路线;选择由树木遮蔽的道路网;在行进路线上广泛种植树木;夜间和能见度差的条件下进行机动;以无线电静默体制调动等。
中国人民解放军认为,潜在敌人由于缺乏机动式导弹系统在地形中位置的可靠信息,拟制对其毁伤计划时,只能作为面状目标进行突击,这将显著增加其弹药的使用量。
中国军事专家也考虑到目前的洲际弹道导弹存在以下弱点:部件的重量尺寸特性偏大,暴露特征较多;战斗部件容易遭受敌空地突击、侦察破坏小组的打击;疏散和机动的时间受到季节天候条件、地形通过性的限制;不得不考虑到国家公路、铁路运输标准(特别是使用进口底盘时),需要对行军路线和发射阵地进行预先准备;加固道路-桥梁设施耗费巨大;满足无线电伪装的要求十分复杂。
至于机动式中程弹道导弹“东风-21和-21A”的改进与发展,在导弹旅员额不显著增加的情况下,计划增加现有和未来机动式导弹系统的数量。
据国外专家评估,由于中国经济、特别是重型机械制造业发展迅速,关键领域投资巨大,军事工业部门能够很快制造出公路和铁路机动式导弹系统。此外,中国目前有发达的公路、铁路网,可以保证机动式导弹调动时高度的隐蔽性,位置令敌人摸不着头脑。
例如,中国铁路的长度超过13.3万千米,其中复线超过3.2万千米,电气化铁路超过2.4万千米。货车的平均速度为60-100千米/小时,主干线-近100千米/小时。运输工具有约2.25个火车头。
坚实路面的全天候公路总长度近四百万千米,其中12.5万千米是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
这样一来,中国军政领导人认为,机动式战略导弹系统是对潜在敌人进行核遏制、威慑、使其遭受不可承受损失的主要工具。
正在采取一系列战略和战役伪装措施,涉及导弹的下列情况,对敌人实施严格的信息保密与欺骗:中国公路和铁路机动式导弹系统的外形和战技指标,列装时间,数量增加的动态情况,作战配备型号,靶场、训练-战斗和导弹发射试验的结果,以及导弹部队的编成、机构和部署地点。
应该指出,在落实军事战略关键观点和中央军委习主席指示的框架内,明确了战略进攻力量建设和发展的主要措施:制定和落实一系列组织和技术措施,提高对潜在敌人核遏制和威慑的能力;发展核三位一体,核导弹突击预警系统,反导系统;改进现有的、研制未来的战略洲际导弹;增强其机动能力;提高生存力、隐蔽性、防护性和运转自主性;优先发展各个级别的固体燃料导弹,包括洲际弹道导弹,逐步放弃生产液体燃料导弹;完善国家领土战略力量战场建设;在核导弹装备领域基于技术进步加速信息化进程加速本国军事科研;保证战略进攻武器的高安全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十分重视发展转入高等级战备和核武器使用的作战指挥自动化系统。
对中国军政领导人而言,重要的是在国家核政策、战略进攻力量作战使用和建设领域保守国家秘密。
华盛顿认为,中国大力改进现有的、发展未来的公路、铁路机动式导弹系统对美国的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白宫认为,重要问题是要能够实时对机动式导弹系统进行精确定位,并高效筹划对其毁伤。
据五角大楼评估,为了打击中国的洲际弹道导弹,需要投入大量装备,首先需要加强航天器集群,建立(改进)地面基础设施。为了提高生存力,非常现实的问题是改进发现、识别、目标指示计算及向指挥系统发送信息的程序。努力查明中国公路、铁路机动式导弹系统的现状和试验设计工作的进展情况,可能的部署时间和地点,在不同局势条件下的生存力、隐蔽性、机动性、自主性和对亚太及美国本土目标实施核导弹突击的战备程度等。
针对美国在全球、包括亚太地区展开反导系统,制定高超音速武器的“全球快速打击”构想,中俄正在加强军事合作,特别是俄罗斯的战略核力量和中国的战略进攻力量未来有可能通过联合的战役和战斗训练和演习,采取共同应对美国威胁的对抗措施,这令华盛顿十分担忧。(猴子的救兵)
2024-10-14
2024-09-25
2024-07-07
2024-05-08
2024-02-18
2024-02-12
2023-07-01
2023-06-21
2023-05-24
2023-05-06
2023-04-23
2023-04-13
2023-04-08
2023-04-06
2023-03-11
2023-03-11
2023-03-10
2023-03-10
2023-03-06
2023-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