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中央将新组建一个委员会

2023-03-08  A+ A-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新江南网欢迎您! 

重磅!中央将新组建一个委员会

时隔5年,又一次机构改革来了。

3月7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其中一项议程是听取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肖捷做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不断推进,40多年来进行了8次改革。今年这次是第9次。

7日官宣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内容,非常丰富,结合此前举行的重要会议释放的信息,从中可以读出很多内容,让我们具体来看。

中央将新组建一个委员会

《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透露,这次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加强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组建中央科技委员会,中央科技委员会办事机构职责由重组后的科学技术部整体承担。

其实,中央新建的委员会由国务院组成部门承担办事机构职责,已不鲜见,这体现出党中央对此项工作的高度重视。如2018年新组建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就设置在司法部;新组建的中央审计委员会,其办公室就设在审计署。

根据2018年公布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中央新设置的这类委员会,都是党中央的决策议事机构。而设置此类委员会的目的,都是加强党中央对某一方面重大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设置中央科技委员会,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足以见得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对科技工作的重视。

根据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议案(简称“议案”),科技部新型举国体制、科技创新全链条管理、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等职能将进一步加强,战略规划、体制改革、资源统筹、综合协调、政策法规、督促检查等宏观管理职责将得以强化。

“重新组建科技部,是一个重大的战略考量,要使政府、企业、学校形成一体化的国家主导的科研体系,按照新型举国体制,完善科研全产业链的管理。”参与中央决策咨询的有关座谈活动的专家、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赵成根表示。

赵成根认为,科技管理体制的调整是针对当前我国科技发展的形势和全球科技竞争的新情况。我们要加强基础科学研究、集中力量在一些“卡脖子”工程上取得成绩,这需要强大的国家力量的支持。

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整体公布还需几日,等啥?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官宣的,只是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这仅仅是本轮党和国家机构方案的部分内容。 整个方案什么时候能得知?参考5年前那次机构改革的进度条,我们来捋一捋时间线。 首先,十九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后,把国家机构改革部分的内容按照法定程序提交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 2018年3月1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听取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经过数天的审议,全国人代会于3月17日批准了该方案。 当时,《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的全文,是等到人代会正式闭幕后,才和公众见面。 再之后,方案的辅导读本会正式出版,届时会有各个领域的领导、专家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这次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亮点所在。 此后,全国党政机构改革将如火如荼开展,省、市、县逐级落实。直到2019年7月5日,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总结会议召开,上一轮机构改革划上一个句号。 因此,这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和公众见面,还需要等几天。 但结合二十大报告和二十届二中全会、中共中央民主协商会等会议内容,我们可以推测几个趋势。 一是继续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二十大报告对“完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统一领导的体制”“完善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加强党中央对重大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加强混合所有制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理顺行业协会、学会、商会党建工作管理体制”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上一次改革时,就非常强调坚持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这次必然会继续加强。 二是更加强调防风险、护安全。近几年,格外强调提高风险意识,防范各类风险。二十大报告对安全提到了不少:“坚持党中央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完善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完善国家安全力量布局,构建全域联动、立体高效的国家安全防护体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除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中涉及到的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外,为应对其他各类风险,可能也会有所动作。 “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本身是要在治理体系上进行完善和理顺,重点提升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省委党校政治学教研部王景玉教授认为,这次机构改革将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强化能力,建构有利于科技创新、保护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确保国家科技安全、发展安全、数据安全;同时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直面社会关切,使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能够适应现代化发展要求,更好地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支持和保障。 金融占据“半壁江山”,为啥? 本轮国务院机构改革,重点是加强科学技术、金融监管、数据管理、乡村振兴、知识产权、老龄工作等重点领域的机构职责优化和调整,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这次的改革方案共涉及13项内容:包括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组建国家数据局、优化农业农村部职责,完善老龄工作体制,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制,国家信访局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精减中央国家机关人员编制等。 “以前的机构改革主要关注精简机构、转变政府职能、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建设服务型政府、部门职能的合并整合或重组。这次改革主要适应国际形势和国内发展需要,着重理顺管理职能和体制机制,重点关注与国家整体安全相一致的金融安全、发展安全、科技安全、社会安全等领域。”省委党校政治学教研部王景玉教授表示。 记者发现,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突出重点行业和领域,聚焦于专业部门的精细调整,涉及金融领域的内容尤其多,针对性比较强,力度较大,相信有助于破解一些事关重大、社会关注的难点问题,将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党的二十大对深化机构改革作出重要部署。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的重点问题,也正是本轮国务院机构改革的重要方向。 这次的改革方案中,金融相关占了6项,占据了整个方案的“半壁江山”,足见重视程度,释放了强化金融监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等重要信号。 根据方案,国务院将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深化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统筹推进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改革,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体制,加强金融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统一规范管理。 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建立以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地方派出机构为主的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意味着这次改革不仅加强对于金融整体的监管,也加强对于中央对地方政府的金融监管。 此前的河南村镇银行事件、地方债危机等,对于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应对金融风险敲响了警钟。这波机构改革,从制度入手强化金融监管,对未来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必将起到积极作用。

几家单位“升级”了,凭啥?

记者梳理发现,方案里有多家单位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

包括:在银保监会基础上新组建的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将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证监会由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国家知识产权局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管理的国家局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国家信访局由国务院办公厅管理的国家局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

换句话来说,这几家都“升级”了,它们所涉及的工作,被摆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前两项内容与金融工作相关,是这次机构改革的重要内容,前文已作论述;知识产权则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息息相关,保护创新、尊重原创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应有之义;关于信访局的工作内容也不必赘述了,此次“升级”也是“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执政理念在实际工作中的进一步凸显。

此外,新组建国家数据局,负责协调推进数据基础制度建设,统筹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开发利用,统筹推进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规划和建设等。这顺应了时代发展的大潮流。

其实此前,不少地方已经成立了数据资源管理部门。比如浙江,是在2018年上一轮机构改革中,组建了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负责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和大数据资源管理等工作。这次国家数据局的组建,可说是让地方的数据局有了上头的“娘家”。

这次改革还释放了完善老龄工作体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强烈信号。

记者看到,多项老龄工作重归民政部。方案中,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将改设在民政部,中国老龄协会改由民政部代管。

其实,在2018年的机构改革前,全国老龄办本就设在民政部,中国老龄协会也由民政部代管。这两者都是时隔5年从卫健系统重回民政系统。

不仅如此,这次改革后,国家卫健委的组织拟订并协调落实应对人口老龄化政策措施等职责也划入民政部。我国加速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工作变得越来越紧迫。在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上,民政部门将承担起更重要的责任。

而在优化农业农村部职责方面,将不再保留单设的国家乡村振兴局,其多项职责划入农业农村部,在农业农村部加挂国家乡村振兴局牌子。

其实,单设的国家乡村振兴局挂牌时间很短,2021年2月25日才正式挂出。它的前身是“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就是大家熟知的“国务院扶贫办”。记者推测,这方面调整主要涉及内部,对外工作开展方面,影响不大。

在精减中央国家机关人员编制方面,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人员编制统一按照5%的比例进行精减,收回的编制主要用于加强重点领域和重要工作。

这项改革可以对应二十大报告里的话——加强和改进公务员工作,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以往的机构改革中,精简一直是个关键词。

国务院已定了精简的调,接下来,地方各级政府也会有所动作。但地方编制本就吃紧,还存在不少编外人员。因此这项改革落到地方,是会收回空余编制、按需调剂编制还是如何,还要看各地的具体操作。

来源:聊时局综合新京报(记者:吴为)、潮新闻(记者:沈吟)

 

网站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新江南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7007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