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冯兴 何钢
5月26日清晨,在南京海事局的维护保障下,新加坡籍“艾奥尼克”轮从南京港新生圩港区缓缓开出,将漂洋过海前往巴西。这是南京首艘吃水达到11.6米的装载出口货物的船舶,标志着南京港出港船舶吃水深度也从11.36米提升至11.6米。南京开启“大船深水”时代,在加快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建设路上又迈出了坚实一步。
南京始发,11.6米深吃水大船奔向大海
上周日清晨,记者在新生圩港区看到,庞大的“艾奥尼克”轮停泊在码头,等待引导起锚。据介绍,该船长229米,宽32.26米,共装载来自安徽、湖北、江苏三省的化肥5.7万吨。
从南京港出口吃水深度11.6米的货轮,这还是第一次。而今年1月15日,从巴西始发的运粮船——“阿尔法发现”轮停泊南京港,率先以11.6米吃水深度刷新了开埠以来进港船舶最大吃水纪录。一进一出,南京港完成了深水港的又一次升华。
南京海事局指挥中心副主任杨朝晖告诉记者,自南京市启动进出南京港船舶吃水提升工作以来,南京海事局积极开展11.6米吃水船舶进出南京港实船试验工作。1月15日以来,已先后保障5艘11.6米吃水船舶安全靠泊南京港,5万吨级大船靠泊南京港成为常态。本次将装载出口货物的船舶吃水提升至11.6米,同样意义重大。
为有效保障“艾奥尼克”安全出口,开航前,南京海事局组织执法人员对船舶关键性设备实施安全检查,确保船舶适航。现场协调南京引航站资深引航员实施引航,并给予航路选择权,同时组织驾引人员认真学习通航安全保障方案,确保船舶遇到突发情况时,能够迅速有效应对。
开航后,南京海事局还抽派专人随船,协调长江下游沿线海事部门实施全程跟踪维护,保障交通组织及时有效。此外,调派南京港集团拖轮全程吊尾随船至江阴,经过下游复杂航段时增加拖轮助航。
吃水深度11.6米大轮的出港,再次展示了南京港作为江海转运主枢纽港的辐射力和竞争力。据介绍,虽然只是提升了0.24米吃水深度,但对“一寸水深一寸金”的航运来说,吃水深度每增加1厘米,可多载货超百吨,这是提升港口竞争力的最直接体现。
瞄准11.8米,南京加快“深度”竞争力
深度就是航道的竞争力。2018年,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全线贯通,南京航道水深从10.5米提高到12.5米。至此,通航海轮从3万吨级提高到5万吨级,10万吨级海轮可减载抵达,南京港由“河港”变为“海港”。
发展江海联运,南京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南京港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唯一实现水铁联运无缝对接的港口,是我国南北交通和江海运输、水陆换装、水水中转的重要枢纽,这里既是万吨级海轮进入长江的终点,也是多式联运的起点。
可以说,吃水越深,南京港的吸引力也就越大。12.5米深水航道贯通后,进出南京港的大型船舶最大吃水长期控制在11.36米。南京海事局副局长王长宁介绍,这主要是沿途航道水文条件限制及通航安全考虑,尤其是镇江尹公洲航段,“Z”字形航道,对大型海船影响很大,被称为“老虎口”。
为了实现突破,南京海事局联合市交通运输局等单位,全力推动进出南京港船舶吃水提升工作。通过课题研究,完成了通航风险极高航段的模拟试验,积极探索到港船舶最大吃水从11.36米逐步提升到11.6米,加快推进长江12.5米深水航道实质性通达南京。
经过测算,南京港进出港船舶吃水从11.36米提升到11.6米,海轮单航次可多装载3000吨左右货物,每年可为腹地企业节约物流成本约4000万元。
记者从南京海事部门了解到,11.6米吃水船舶实现在南京港常态化靠离泊,不仅显著增强了南京港的硬实力,同时为南京进出口贸易提供了强大的物流支撑,有力促进南京经济的外向型发展,提升了南京创汇能力。下一步,南京将继续向“深”挖潜,加快推动进出南京港船舶最大吃水11.8米的突破。
通江达海,这个中心2035年全面建成
连长江、通欧亚、对接沿海、辐射中西部,2023年,南京港多式联运示范项目入选“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该项目由市交通运输局、南京港集团等牵头实施,依托“日韩、东南亚及我国沿海、沿江地区—南京—中西部、欧亚”多式联运通道,打造集装箱、商品汽车水铁公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努力构建对内对外双向开放的港航物流服务体系。
2021年4月,龙潭港区铁路专用线竣工并投入运营,实现了铁路与水路无缝衔接。集装箱不用开箱,直接在码头实现水路和铁路运输的转换,打通了公铁水联运的“最后一公里”。
2023年,南京港集团完成集装箱多式联运量15.68万TEU(标箱),同比增长49.8%,连续两年保持全国内河港口第一。今年一季度,南京港龙潭港区外贸吞吐量达到了52.8万标箱,同比增长28%。
今年3月,《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南京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南京提出了近期和远期2个目标。到2030年,南京基本形成功能完善的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南京港货物吞吐量达到3.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500万标箱;开辟近洋航线超过15条。到2035年,全面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要素集聚、创新高效”的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南京港货物吞吐量达到4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630万标箱,开辟近洋航线超过20条。
接下来,南京将进一步强化江海转运主枢纽港建设,全面建成龙潭、西坝两大核心港区。抢抓宁芜铁路改造、沪汉蓉铁路货运功能释放机遇,高标准规划建设南京龙潭公铁水多式联运中心,推动12.5米深水航道24小时全天候通达南京,持续释放深水航道的“黄金效能”,在通江达海中链接全球。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