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2月19日盐城讯 龙腾虎跃,神牛扬鞭,庙湾古镇,鼓乐喧天。2月19日,正月初十,纷纷扬扬的细碎雪花伴着绵绵的春雨,轻盈地洒落在射阳河畔。当天上午,在苏北里下河地区、有着“江淮乐地”美誉的盐城市阜宁县,2024中国·阜宁第七届民俗庆典“打春牛、贺新春”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在庙湾古城盛大举行。
“打春牛”大型民俗展演是从《阜宁县志》的文字记载中发现、还原并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重新编排打造的。今年阜宁“打春牛”共分为民俗传承、魅力水乡、春牛昂首三个篇章。在展演现场,只见蛟龙上下翻飞,雄狮欢腾跳跃,湖船踏浪悠悠,毛驴疾足前行。伴着声声锣鼓,大秧歌、河蚌舞、挑花担、玩绣球等民俗相继登场,人们牵着耕牛载歌载舞,祈福迎祥,期待龙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众多民俗吸引大批游客与市民驻足观赏。
在整个“打春牛”活动中,鞭春牛是最重要的仪式之一。在执礼官的主持下,一位古代县官带着乡民围绕春牛,执鞭打牛,提醒人们春耕即将开始,莫误农时。虔诚的仪式引起台下观众纷纷叫好。礼毕,演员们把春牛肚子里的阜宁大糕、糖果分给台下观众,祈福大家步步登高,都有一个好的彩头。在当天的表演中,一段反映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军队官兵帮助百姓收获庄稼、人民群众向子弟兵赠送布鞋的舞蹈《军民情深》,更是吸引观众的目光,赢得热烈掌声。龙年接亲的表演,再现了里下河水乡地区民俗文化的丰饶厚重。
说起“打春牛”这一民俗,阜宁县文化馆馆长韦国华介绍:“举行打春牛活动,是我们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让老百姓在新年里能更好地感受到传统文化魅力的一种形式。”活动中还对牛歌、阜宁糖画、阜宁大糕、公兴面塑以及硕集姜氏卜页、益林酱油等江苏省、盐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进行了展演。
近年来,阜宁县宣传和文旅部门对“牛歌”“打春牛”等农耕文化进行抢救性挖掘,着力打造的省级、国家级、世界级“牛歌大赛”产生重要影响,《牛歌会》继获得江苏省“五星工程奖”后,又获得国家级“群星奖”。《打春牛》成为盐城市十佳文化品牌活动。歌曲《悠悠牛歌故乡情》获得盐城市政府文艺一等奖。阜宁县也先后被文旅部授予“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被国际民间艺术节理事会授予“国际牛歌艺术之乡”等称号。《打春牛》活动已连续四年代表盐城市、江苏省,被文旅部列入“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民俗活动。2022年、2023年《传统民俗“打春牛”——非遗直播家乡年》获第五届、第六届全国文化馆理论体系构建学术研讨会优秀案例。
春牛昂首,拥抱未来,随着歌曲《领航》的旋律响起,数百名演员载歌载舞,共同唱响面向未来的颂歌。壮阔的画面,恢宏的舞蹈,再一次展现水乡百万人民决心在阜宁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奋力谱写“阜明水秀、物阜民宁”强富美高新阜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阜宁新实践中的壮志豪情。(韦国华 顾建)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