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2月18日镇江讯(记者 华诚)大年初六,一位百岁老人的寿宴轰动了长江中的扬中小岛,他的传奇人生在“朋友圈”疯转,大家投去羡慕的目光,沾沾喜气,并送上真诚祝福。
(高峰 摄)
老人“四世同堂”,大家庭成员近五十人。当天设了流水席,老人的人生经历和事迹,做成了展板,后辈给他送上的贺礼挂满了整个宴会厅。
(高峰 摄)
百岁寿星张家春,出生在江苏扬中。十四岁时,身体残疾、靠做裁缝养家糊口的父亲去世后,迫于生计,辍学去南通学生意。他同时坚持自学。1945年,二十一岁的他进入安徽芜湖《火炬日报》报社,不到一年便成为文艺编辑。1947年年底,他感到国事纷乱,社会黑暗,愤然辞职。从1948年到1955年,回到家乡的八年中,张家春先后在新坝苏家埭、王宗祠、三跃蔡宗祠等五所小学担任教师和校长,辛勤教书育人。
老人在当地声望极高,曾担任镇江市诗词协会理事和扬中市政协绿洲诗社秘书长、副社长等。他创作了“扬中第一联”:“万里长江呼日出,千年绿岛应潮生”,至今沿用。
(高峰 摄)
特别值得一说的是,2007年,八十三岁的张家春开始撰写《论语新读》。《论语》为孔子门生及再传弟子所著,是孔子等人的言行记录,共20篇,但在编排上缺少系统性。张老别出心裁,将原书512章,按照内容,重新分为“学教”“仁德”“人物品评”“孔子”“弟子”等9篇。这在编写方法上,是一种创新,非常方便于读者的理解、记忆和查找。《论语新读》中,每一章都有注释、直译、述评。他自觉以两个唯物主义为指导,系统地梳理了殷周和春秋时代的制度沿革、思想流变,并从树立文明价值观,建立和谐社会的视角,对“仁”“礼”等孔子儒家观念作出了新的阐释。 为撰著《论语新读》这本书,他参考了约四百种书刊资料。《辞海》《四书集注》被他翻烂了,杨伯峻的《论语译注》被他翻烂了两本。
(高峰 摄)
2017年,他被评选为扬中市“新乡贤人物”和镇江市“新乡贤”,就在2023年,张老又写成一部近二十万字的《容斋选读》,并作为他百岁生日当天送给来宾的伴手寿礼。
(高峰 摄)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