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城市新闻 > 城市资讯 > 正文

泰州110与12345热线高效对接联动

文章来源:泰州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4-01-26 20:23:16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欢迎您! 

☆ 新江南网 ☆欢迎您 

爱江南,爱生活!欢迎访问新江南网:www.xjnnet.com

2023年2月,公安部印发《加强新时代公安派出所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要求提高警情协同处置效能,建立健全110报警服务台与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等平台高效对接联动机制。我市积极探索,不断完善“110”与“12345”等平台的高效对接、互联互通、协同服务,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ZXl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互联互通,资源共享ZXl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您好,110,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请放心,民警很快就会到达现场”“此类问题,将帮您转接给相关职能部门”……每天,110报警服务台的民警、辅警紧张忙碌着。ZXl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深夜,市公安局110情报指挥中心依旧灯火通明。幕墙上,滚动更新着全市各地治安情况的实时信息,值班民警紧盯监控屏幕。ZXl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据了解,根据国家、省、市关于12345热线与110报警服务台高效对接联动的文件要求,泰州市市县两级12345、110已建立了分流转办、联合响应、交流会商、维权保障等工作机制,平台系统实现互联互通、工单警单在线交互、数据资源共享等功能。ZXl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2023年以来,泰州市本级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与110报警服务台流转诉求量共计15220件,按时办结率98.4%,办理满意率99.7%。其中,12345转110平台诉求主要集中在路况管理、社会治安等方面;110转12345平台诉求主要集中在消费维权、劳动纠纷、社区管理、噪声污染等方面。ZXl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快速响应,应出尽出ZXl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在我们心里,‘110’已成为公安机关为民服务的一面旗帜。”不久前,市民陈女士将装有1万元现金的钱包丢了,急得不知所措。随后,她拨通了110报警电话。在警方的帮助下,陈女士顺利找回了钱包。ZXl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尽管社会治安环境不断改善,但人民群众对“110”的要求有增无减。ZXl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近年来,110报警电话总量持续上升、群众咨询求助不断增多。”市公安局指挥中心110报警服务台相关负责人介绍,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110报警服务台的使命宗旨,会尽最大努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ZXl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2020年,泰州市公安局、市行政审批局联合探索尝试110与12345“双号”对接联动;2022年4月,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公安110与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对接联动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健全工作机制、强化组织保障。2022年11月,出台了《关于切实推进泰州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与110报警服务台高效对接联动的实施意见》,按照省实施意见要求,进一步明确十项主要工作任务及责任分工,并按照序时进度要求共同协调推进,一着不让抓好落实。ZXl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精准定位,高效分流ZXl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健全机制,以实干落实作支撑。建立分流转办机制,明确双号分流转办事项。建立首接责任制,对界限模糊或有争议的事项,由首接平台负责接处;对明确不属于12345与110受理范围的事项,由首接平台负责做好引导解释。创建“双哨”联办联处模式,出台《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与110报警服务台对接联动双哨联办联处工作机制》,按照梳理研判、双号吹哨、应哨报到、督办评哨的工作流程闭环处置各类重大突发敏感案事件。ZXl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此外,建立110与12345联络员月度交流、双线负责人季度会商、两局年度联动联席会议制度,通过会商及时交流工作情况、提出问题、分析原因、研究解决办法。ZXl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为提高工单警单流转办理效率,在110报警服务台与12345话务大厅分别设立对接联动专席。同时,建立公安110与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数据共享机制,实现双向派单、跟踪督办、反馈回写等功能。聚焦民意热点、治安乱点、矛盾痛点,综合应用政务诉求和警情数据开展融合研判应用,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辅助。常态化开展联动运行质态监管、重要敏感事项复盘倒查,以压紧压实责任推动高效规范运行,确保“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本报记者 顾和平 通讯员 钱琪 陈群ZXl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爱江南,爱生活!欢迎访问新江南网:www.xjnnet.com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匿名评论
  • 评论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