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城市新闻 > 城市资讯 > 正文

小秦淮河有机更新拉开大幕

文章来源:扬州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4-01-16 17:11:41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欢迎您! 

☆ 新江南网 ☆欢迎您 

爱江南,爱生活!欢迎访问新江南网:www.xjnnet.com

导语lcA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小秦淮河保护更新二期项目是2023年度扬州市城市建设和环境提升重点工程项目,并被列入江苏省城市更新第一批试点项目。记者昨天采访时了解到,小秦淮河区域有机更新全面启动实施,先行实施建设北讲经墩、营城园、净业庵、沈复寓所等北段十个节点,未来这条古城内唯一的城市内河及沿河区域将再现青春和活力。lcA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更新原则 小尺度 渐进式 微更新lcA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记者昨天在大东门桥附近采访时看到,大东门桥南侧已经围起施工围挡,河东岸部分建筑已经拆除。河西岸的漆器二厂区域,破旧的建筑物也已拆除,挖掘机等施工机械正在现场作业。lcA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小秦淮河是扬州古城唯一存留的城市内河,旧称新城市河,北连北城河,南经龙头关,流入古运河,全长约1.98公里,原河道宽约25米,目前河道宽约12米。小秦淮河位于明新城与明旧城交界处,历史文化底蕴丰厚,两岸街区曾是清代最繁华的地段,它是明清两代古城兴衰的见证。横跨小秦淮河上砖石结构的单孔桥梁有十余座之多,过去常有游船穿桥而过直达瘦西湖。2公里长的河道均是石栏围岸,河边桃柳相间,三步一株,枝条交错,夹以萋萋芳草,游人沿河行走如在画中。而沿河住户均枕河而居,大多单门独院,粉墙黛瓦、马头山墙、灰白墙脚线,沿线的一些楼房飞檐翘角,格扇花窗,古色古香。lcA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在施工现场采访时记者了解到,小秦淮河二期项目方案由东南大学王建国院士团队主导创作,项目整体分为三个功能段,分别为:北段文旅观光带(盐阜路—文昌路)、中段滨河活力段(文昌路—甘泉路)、南段生活体验带(甘泉路—南通路),整治范围面积约24.37公顷,计划总投资约11.6亿元,2023年12月28日工程先行启动了净业庵节点建设施工。lcA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据了解,小秦淮河城市更新项目将通过“自上而下”的规划设计和“自下而上”的更新方式,遵循“小尺度、渐进式、微更新”的保护更新原则,通过采用“留、改、拆、补”的思路进行,把小秦淮河打造成为历史可阅读、文化可延续、空间可体验、生活可提升、实施可操作、运维可持续的“3.0城市更新版本”。lcA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十个节点 北讲经墩等先行更新建设lcA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小秦淮河保护更新二期项目将先行实施北段十个节点,以点带线、以线带面推动整个项目的逐步实施。十个节点包括:北讲经墩、营城园、净业庵、沈复寓所、大涤草堂、漆器二厂、大东门、十巷东、珍园非遗园、台地园,涉及房屋建筑面积约29700平方米,项目通过分步提升完善片区巷道、照明、绿化、景观等基础设施,并对小秦淮河道进行水质及沿河景观、驳岸提升。lcA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此外,二期项目将打造“窄路面—密路网—微循环”交通模式,通过盘活低效用地、增设过河桥梁、统筹现有道路等方式疏通地区内的街巷“毛细血管”。新的城市街巷空间格局将增加小秦淮河两岸的联系,改善街道通达性与可步行性,实现分单元全域两分钟机动交通可达。lcA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根据相关计划安排,北段十个节点中,城控集团计划近期先行实施净业庵、大涤草堂、漆器二厂和珍园口袋公园四个节点的更新建设,中远期实施盐阜路、大东门公园、台地园、沈复寓所等节点。城控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集团上下将全力以赴,高质量推进工程项目实施,力争将小秦淮河改造成为新的历史文化保护、城市更新改造的扬州样本。 通讯员 陈海亮 秦晓丽 居建平 记者 张孔生lcA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爱江南,爱生活!欢迎访问新江南网:www.xjnnet.com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匿名评论
  • 评论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