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城市新闻 > 城市资讯 > 正文

龙窝巷:雕栏青瓦今犹在 古巷悠悠话浮沉

文章来源:淮安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3-12-13 20:31:58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欢迎您! 

☆ 新江南网 ☆欢迎您 

<爱上你,爱上新江南网:www.xjnnet.com www.xjnnet.net,www.xjnnet.com欢迎您!>

在淮安区漕运总督署西侧,有一条以“龙”为主题的老巷子,它就是龙窝巷。蹲下身子向前看,石板路宛如一条矫健的巨龙;放眼巷内,悬挂在檐下的红灯笼很是显眼,灯笼摇曳,游客怀古悠思也随之荡漾开去。UBp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历史悠久 传说神奇UBp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龙窝巷得名于一个神奇传说。千年来,龙窝巷北端有一口古井称甘泉井,井旁河道(今名文渠)上建有一桥。明代杨大伸《淮阴龙兴禅寺志》记载,据传甘泉井下有河道通向大海,有龙藏于其中,当以某年作暴水,楚州城将沉没,其时,唐代著名高僧僧伽自碎叶国来,住楚州法华禅院,即今勺湖公园文通塔附近,僧伽为拯救楚州百姓,架石于甘泉井上,砌为高台,台上建堂,以制龙怪。后人就称甘泉井为龙窝,建于井上的堂为大圣堂,甘泉井旁的桥为大圣桥,井旁的巷子为龙窝巷。UBp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据淮安现存最早的地方志明正德《淮安府志》记载,大圣堂中的大圣是庚辰,就是传说中的助禹治水之神,所谓龙窝的龙,实为巫支祈,神话中形似猿猴的淮河水怪。很多人认为,后来吴承恩创作《西游记》,其中孙悟空的形象就是源自镇于龙窝巷的巫支祈。UBp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古色古香 风韵犹存UBp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龙窝巷为南北走向,南连镇淮楼西路,北接西门大街,巷子中段连接着多子巷和驸马巷,巷内建筑大多保留了古色古香的原始风貌,青砖小瓦、木门飞檐,处处彰显着历史的风韵和气息。放眼望去,屋檐、墙壁、门窗、地面,满眼都是“龙”,它们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像是腾云驾雾,又像是要冲出墙壁、飞向天空,就连石窨井盖上都有“蛟龙得水”的雕刻图案,真像是进了“龙窝”。UBp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龙窝巷虽历千年沧桑,但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巷子的格局基本没有变化。巷子两侧坐落着众多老民居,多为明清、民国年间的建筑物。成片的老民居历经沧桑,游客身处其中目不暇接、叹为观止。巷内古迹众多,有许焕旧居、王遂良宅、丁澄旧居、章然祖居、龙窝楼、恒益泰等。古巷既串起了民居、老宅、古迹,也串起了先贤和名士的足迹和业绩。龙窝巷孕育出清代进士许焕、革命烈士丁澄,也走出了书画家章然。UBp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老街旧巷 情怀永存UBp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龙窝巷西临文渠,旧时是当地的母亲河,哺育着一方百姓。近几年,文渠经过治理,水质得到改善,提升了附近居民的居住品质,也给古城淮安增添了几分水的灵性。UBp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冬天的早晨,巷子里显得有点冷清。习惯早起的老人又开始了周而复始的忙碌,巷内的勺湖小学里,传来朗朗的读书声和孩童嬉戏玩耍的声音,为古巷带来无穷活力。UBp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老街巷能完整地保存下来且生机盎然,得益于政府的保护和传承。驸马巷—龙窝巷—上坂街历史文化街区是省政府命名的第一批江苏省历史文化街区,该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项目先后获中国地理信息产业优秀工程金奖、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三等奖、江苏省城乡建设系统优秀勘察设计二等奖。UBp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古巷里的一砖一瓦、一门一窗、一屋一楼,饱经风霜却依旧伫立,娓娓述说着古城故事,是古城的灵韵。UBp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融媒体记者 潘梦洁 刘志钧UBp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徐天魁UBp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通 讯 员 张景国 孙银凤UBp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爱上你,爱上新江南网:www.xjnnet.com www.xjnnet.net,www.xjnnet.com欢迎您!>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匿名评论
  • 评论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