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2月12日盐城讯 东台市弶港镇双墩村作为东台市首批“小田变大田”试点村,自今年9月份以来,通过宣传引导、规范实施、稳步推进,签订和协调出耕地达 2332.1多亩,其中集中面积905.1亩、调成农户自种区1427亩。
(双墩村“小田变大田”试点6组租种区)
摸实情,找准“痛点”。作为蔬菜等特经作物种植专业村,农田收益相对较高,要想小田并大田,肯定会有一定阻力。对此,该村发放土地流转意向表、召开种植大户和村民代表座谈会,广泛征集意见。通过梳理发现,绝大多数农户担心土地政策会有变化,流转意愿最高的是五、六组。掌握到这一信息后,该村把工作的着力点首先放在五、六组,并及时邀请相关部门到村宣讲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重温2016年发放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及物权法的有关规定,从而加深了农户对家庭年产承包责任制30年不变政策的认知,明晰了土地的集体属性和农户享有的自主经营权,包括转让、转包、入股、抵押等,增强了土地流转的政策支撑和群众意愿。
算好账,解开“难点”。土地流转前承包户还有一个担心,就是收益会不会减少。对此,该村通过算账对比,消除了承包户的疑虑。一是经济收入增长账。除租金收入从原来的700元增至900元每亩外,根据已有的模式,农户还可到合作社或家庭农场打工,到其他地区务工,每年能获得工资性收入3-5万元。二是集中连片降本账。该村五组一农户承包的26亩土地分散在六处,调整后成片集中在自种区,除省工省力,更加方便了机械化作业,通过秋播测算每亩降低人工费30元左右,且提高了工效。该典型案例经过宣讲后,发挥了积极的影响效果。三是农田基础转好账。土地连片形成规模后,集体组织力量重新布局水系,完善路、桥、涵等基础设施,增强防御抗灾能力;有的区域还可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或土地整理等项目,提升高效农业发展水平。
重民意,打通“堵点”。一是路途远近问题。针对原先承包田靠家、靠路的农户不愿“舍近求远”的诉求,该村充分考虑各承包户实际情况,经充分调研论证,形成“123”新布局,即1条农庄线,设立2个租种区、3个自种区,尽量缩小半径距离。同时,完善田间路涵体系,让农户自种更方便。二是附着物清理问题。对目前市场行情不好的苗木田块,通过磋商,由种植大户购买残留苗木的方式进行整理;对夹在租种区内流转意向还在摇摆的田块,由种植大户牵头做工作,锁定双方长期合作的铁关系,顺利打通了多个堵点。
走平台,把好“热点”。土地集中成片后,村民最关心的是土地经营问题。该村对集体拥有经营权的905.1亩土地,依法依规进行“三公”处置,率先通过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在更广范围和更大空间招到优质承包经营者。获得承包权的杨成自有家庭农场和农机专业合作社,不仅拥有十多年的农业种植经验、掌握先进技术,而且具备了播种收烘全程机械化的能力,这对发展高效农业、提升土地效益有着十分明显的推动作用。(丁沈安 韩思东)
<爱上你,爱上新江南网:www.xjnnet.com www.xjnnet.net,www.xjnnet.com欢迎您!>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