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体育“三变三新”赋能消费提升
10月8日,杭州第19届亚运会闭幕,淮安市培养输送的运动健儿顽强拼搏、奋勇争先,取得2金3银1铜的优异成绩。近年来,市体育局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围绕体育赛事发展体育产业,恢复和扩大体育消费,充分发挥体育在扩大内需、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方面的重要作用,以“三变”促“三新”,为促消费、稳经济作出积极贡献。
●景点变亮点 “体育+”激发消费新活力
健身锻炼成为节日新风尚,很多市民把参与运动作为假期出行出游的重要选择。“双节”前,国家体育总局会同文旅部发布12条2023国庆假期体育旅游精品线路,淮安运河“百里画廊”是全省唯一成功入选的体育旅游线路。据统计,在刚刚过去的中秋、国庆“双节”期间,淮安市各地开展各类特色健身活动超30项(次),参与人数近5万,全市12家公共体育场馆“低免开放”,服务近10万人次。特别是入选2023年国庆假期体育旅游精品线路的淮安运河“百里画廊”体育旅游线路,共接待游客162.93万人次,旅游收入超5亿元,实现了品牌口碑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近年来,淮安市以体育为内涵、以旅游为载体,依托全市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盘活体育资源,完善体育产品体系,推动“吃住行”“游购娱”传统旅游形态向“运动看风景”“风景中运动”新体育旅游形态转型,拓展“体育+旅游”消费空间,为区域经济发展赋能添力。目前,淮安市共有各级各类体育旅游线路和最美线路24条,打造了白马湖旅游度假区、洪泽湖古堰景区、金湖水上森林公园、淮安龙宫大白鲸嬉水世界等体育旅游品牌。
●竞技变经济 体育赛事引领催生新效益
淮安市坚持赛事引领,积极布局重大体育赛事活动,让赛事成为激发消费潜力、拉动产业转型、提升城市能级的内在动力。
今年以来,淮安市主办承办各类品牌赛事、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200余场次,包括2023淮安西游乐园淮安马拉松暨大运河马拉松系列赛(淮安站)、2023“一带一路”青年体育交流周(江苏)、2023年全国动力冲浪板联赛(江苏淮安站)、2023年全国蹦床冠军赛等高水平赛事,央视聚焦报道11次,省级以上媒体报道百余次,逐步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在国内外有影响的“悦动淮安”品牌。其中,“淮安马拉松”为各行业带来直接经济效益7950.24万元,赛事产出效益1.89亿元。淮安市以赛事为引领,变“流量”为“增量”,吸引社会各界的资源和目光,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体育动力。
●产业变产能 体育产业总量实现新突破
数据显示,淮安市体育产业总产出逐年提升,从业人员不断增加,人均体育消费持续增长,体育产业的质量、效益等稳步提升。截至9月底,全市体彩销售累计9.79亿元,同比增长107%,其中竞彩增长216%,增幅位列全省第一,全省排名同比进3位。
当前,淮安拥有国家级体育产业示范单位2个,省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2个、示范单位3个,省级体育服务综合体4个,市级体育服务综合体2个。今年,淮安市向上争取省级体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850万元,淮阴区体育健身中心成功入选江苏省第六批体育服务综合体认定名单。淮安区施河镇、金湖县银涂镇体育产业集聚区规模效应显著提升,今年年产值预计超百亿元。以健身休闲、竞赛表演为引领,体育用品制造、体育场馆服务、体育培训、体育彩票服务等多业态共同发展的淮安体育产业体系逐步形成并不断完善。
据悉,市体育局将在满足大众多元体育需求、增强体育消费能力、创新消费场景等领域积极开拓。增加体育消费设施供给,丰富群众体育活动,带动群众体育消费;完善丰富品牌赛事体系,促进体育赛事消费;以“赛事+生产”支持本地体育企业发展,壮大体育产业市场主体,加快体育产业消费;强化淮安运河“百里画廊”等体育旅游线路品牌打造,培育新兴体育消费。通过以上四方面措施,集聚资源、吸引投资、拉动消费,让体育消费成为撬动经济发展的有力杠杆。
■通讯员 孙悦 融媒体记者 高婷婷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