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城市新闻 > 城市资讯 > 正文

工坊点亮乡村新图景

文章来源:盐阜大众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3-10-17 16:39:58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欢迎您! 

☆ 新江南网 ☆欢迎您 

“多亏有了‘共富工坊’,在家门口就能上班,收入不错,还能把老人照料好。”10月13日上午10点,阜宁县罗桥镇沿街村“木兰户织·共富工坊”里,30多名留守妇女、陪读妈妈正在赶制“圣诞老人”软陶工艺订单,室内笑声阵阵。pqR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我们超过退休年龄,在外面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现在几分钟就能赶到这里上班,太好了。”56岁的沿街村9组妇女张青萍一边忙碌一边说,“一天能挣100多元,知足了。”pqR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在罗桥镇,像这样的工坊有30余家。近年来,围绕共富主题和打造新农村、培育新农民、发展新产业的目标,罗桥镇按照“党委牵头,政府推动,部门组织,市场运作,经纪人带动,百姓参与”的运作模式,采取“党建+、支部+、党员+”形式,建立“村企党建联盟”,实行订单“信息共享、动态投放”。pqR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因为要照顾80多岁的婆婆,46岁的陈巧云这几年都未能外出务工。如今她在工坊找到事做,让丈夫在外安心打工,“既能把婆婆照料好,又能挣到收入贴补家用,一举两得。”pqR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村民许红梅接过话茬:“之前每天饭碗一放,就觉得没事做了。现在来这里做手工,姐妹们坐一起说说话,半天时间很快就过去了。”pqR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大约10点50分,20余名妇女放下手中的活,戴上头盔骑上电动车,离开工坊去接放学的孩子。工坊负责人潘正付连忙解释:“她们在这里上班就是图个方便,时间自由,下午把孩子送进学校后,会继续来这里上班。”原来,在这里做手工采取的是“自主选择、按件计酬”的方式。pqR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如今,在罗桥,“木兰户织·共富工坊”已经家喻户晓,它链接起箱包加工、酒店用品、劳保手套、校服缝纫、儿童玩具、稻草编织、宠物袋加工、农副产品深加工等20余项经营业态。pqR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工坊点亮乡村新图景。罗桥镇已建成村企结对类共富工坊、非遗文创类共富工坊、农业类共富工坊25家,同时孵化手工艺、新业态工坊5家,带动860余名留守妇女、陪读妈妈实现家门口就业,人均月增收2200元。(李金阳 记者 张勇峰)pqR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匿名评论
  • 评论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