恬菡小筑民宿盖章处。
今年来,“盖章式”打卡旅游在扬州兴起,尤其在烟火气与文化味共生的仁丰里,家家挂出“有章盖”、人人手拿“印章集”,成了古巷游的“流行方式”。据了解,目前仁丰里90%的店铺推出了盖章服务,自主设计印章已达154枚,一跃成为扬州主城区盖章服务最集中、印章种类及数量最多的旅游景点。“盖章式”旅游为何会“火”?当天,记者走进仁丰里进行了探访。
仁丰里掀起“盖章热”
家家门前挂出“有章盖”
走进仁丰里,一股“盖章热”扑面而来,沿街店铺几乎家家门前悬挂着“有章盖”的招牌。为了展现各家的印章独具特色、精美绝伦,店主还会将盖好的印章作品一同附在招牌旁。对于游客来说,仁丰里仿佛在举办一场“印章展”,不进店门,就能欣赏到各类有新意、有创意的印章作品。
位于仁丰里北入口的游客中心,是“盖章式”古巷游的首站。
上午9点,游客中心内人头攒动。李明是扬州的一名旅游爱好者,集章已有两年时间,他还热衷于以章会友,千里传情谊。“今天我买了8张明信片,要把章盖满,再与外地的‘章友’互换。”李明说,印章记录着他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能了解历史,增长见识,更快速地了解一座城市。
“我们这里一共有8枚章,3枚是免费的,5枚是任意消费后提供的。”仁丰里游客中心工作人员杨媛说,“我们自主设计的印章以扬州本土文化为主,分别是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扬州淮扬菜博物馆、阮元家庙等特色景点,平时我们也会以‘盖章’为主线,开展各类研学活动。”
700米街区逛了一天
只为把“扬州”带回家
700米,正常步行只需10分钟,可放在仁丰里,却需要半天乃至一天才能“走完”。
“我在‘小红书’看到,仁丰里印章多、种类全,我要花上一天时间‘盖’个尽兴。”上午10点,来自徐州的游客张丽女士手拿一本“印章集”,心满意足地走出皮市街游客中心,辗转又走进了仁丰里,开启了“盖章”之旅。
游客正在盖印章。陈晨 摄
很快,她走进了恬菡小筑民宿,店主袁荔是一名返乡创业人士。“我这里有66枚印章,最流行的是套色章。”袁荔说,经过她与设计团队的不断研发,“架势”“莱斯”“刮刮叫”等扬州方言印章、“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南柯一梦”等扬州典故印章、“朱自清”“汪曾祺”“马可·波罗”等扬州历史名人印章、“文昌阁”“四望亭”等扬州景点印章先后上架,供游客市民选用。
“哇,太神奇了!”在袁荔指导下,张丽体验了一回“套色章”带来的乐趣。她先是摆放好卡尺,连续盖下七次不同印章后,一幅色彩分明、栩栩如生的“仁丰里古巷图”呈现在眼前。“有的印章操作比较简单,盖套色章,要多次才能完成一幅‘作品’,很有参与感和成就感。”张丽说,一枚枚印章让她把“扬州”带回了家。
为何花心思研发印章?袁荔说,印章是一款文创产品,盖章服务不管是免费还是收费,都是“引流”的一种渠道,为商户创收增加了新卖点。
点燃街区“文创经济”
衍生更多文创产品
集章俨然成为一种文化新风尚,也为仁丰里点燃了文创经济。
汶河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2020年,仁丰里街区第一批文创工作室打卡章新鲜出炉,随之,由诗鱼书院原创的研学护照、旌忠寺社区原创的通关文牒也应运而生。随着“集章旅行”成为“热宠”,仁丰里的文创印章迎来了一波发展热潮。从自家小店特色到仁丰里主题Logo,从地标建筑到淮扬美食,从诗词歌赋到本土非遗,再结合端午、七夕、中秋等传统节日主题,仁丰里的文创印章实时推陈出新,目前印章总数已达154枚。
“一系列‘盖章打卡’‘限定盖章’的新玩法,让游客们在仁丰里解锁文旅新乐趣,纷纷慕名而来,这也让游客感受到古城文创产业的创新与发展。”该负责人说,在仁丰里街区,30余家文化空间、主题民宿、轻餐小店都提供盖章打卡服务,几乎占到主街商户的90%。不少商户在提供免费盖章服务之余,还开发出套色章、限量章、定制章等,有些印章需要微信加关注、购买店铺出售的盖章本,或是在店内消费达到一定额度才可以集全。小小文创章让街区的人气大幅抬升,商家不仅丰富了营收品类,同时进店打卡的流量还助推了其他产品的销售,去年以来街区总体营收同比增长20%。
“文创章既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种街区营销方式。”该负责人说,接下来,仁丰里将继续推陈出新,衍生出更多饱含扬州元素的文创产品,让传统文化以更加鲜活的面貌走进年轻人的视野。
通讯员 朱涓 记者 陈晨
<爱上你,爱上新江南网:www.xjnnet.com www.xjnnet.net,www.xjnnet.com欢迎您!>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