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肥胖日丨中医减肥有妙招

2023-03-02  A+ A-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新江南网欢迎您! 

经过了“养秋膘”、“过年聚餐”,许多人的体重步步高升,减肥被列在了新年计划表的第一项。3月4日是世界肥胖日,新江苏邀请南京市第二医院中医科专家聊一聊肥胖。

胖不胖,请科学衡量

并不是所有大体重人群都是肥胖,国际上用BMI来衡量肥胖指数,BMI=体重/身高的平方(kg/㎡)。

BMI>23时,称为超重,判定为肥胖;

BMI>27.5时,可称为肥胖症。

对于看上去肥胖但不超重的人群,体脂率和腰腹围度也可以帮助判断是否肥胖,女性体脂率大于30%、男性的体脂率大于25%,或女性腰围超过80cm、男性超过85cm,腰臀比(腰围/臀围)男性超过0.9,女性超过0.8时均属于肥胖。

中医对肥胖的看法

中医有句话:“肥人多痰”,肥胖的形成与病理产物“痰湿”的堆积有关,“百病皆由痰作祟”、“顽痰生怪症”也表明了许多疾病的发生与痰湿积聚相关,如痰湿阻于血管会形成血脉瘀阻,即西医中的血管粥样硬化;汇于头部则上蒙清窍出现头昏现象;滞于胸部则造成胸壁满闷、心慌气短;停于肝脏就形成脂肪肝;饮停皮下就形成结节、囊肿、痤疮,溢出皮肤则变成油脂……

痰湿体质经常表现为形体肥胖、肌肉松散,自觉肢体沉重乏力、精神懒散,皮脂分泌过多,大便粘腻,舌诊可见舌体胖大、舌苔厚腻。

而痰湿的产生多与脾胃虚弱、肝失疏泄相关,过食生冷、肥甘厚腻,经常熬夜损伤肝气都容易形成痰湿体质。

中药减肥方

南京市第二医院中医科沈建军主任医师介绍:脾为生痰之源,要想改善痰湿体质、摆脱肥胖,需要强健脾胃。

益气健脾代表中药包括白术、茯苓、薏苡仁、党参等,配伍苍术、半夏、陈皮可以燥湿化痰,山楂、荷叶、红曲米可以降脂化积,玉米须、车前子、大腹皮可以利尿消肿;大黄、番泻叶等强效泻药也曾在“中药减肥”的历史舞台上大放光彩。

值得注意的是,这类药物属于攻下类泻药,虽然能迅速地改善便秘、清肠通便,但长期使用会产生依赖性,甚至损伤肠道、造成结肠黑变、肠道息肉,导致腹痛腹胀、排便困难,形成恶性循环。

沈建军提醒,上述中药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根据个人体质配伍开立,并根据症状变化及时调整药物组成及用量。

穴位埋线减肥

穴位埋线是指在特定穴位中置入可吸收蛋白线,形成长效、持续的刺激,加速代谢,促进体内脂肪分解、排出体外,以达到减肥的目的。

减肥的核心是消耗量>摄入量

当然,无论用什么方法减肥。需记住减肥的核心是消耗大于摄入,通俗来说就是:吃得多,动得少,代谢异常。吃进去的食物为人体供能,超出代谢、运动所需能量的部分会转化为脂肪、糖原储存在体内,作为备用军。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摄入量-消耗量=存储量,进食过多、运动量小必然会胖;此外,合理控制饮食、适当运动也必不可少。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孙骏 通讯员 朱诺

 

网站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新江南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7007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