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少年聚焦“三农”的发明获大奖

2024-08-28  A+ A-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新江南网欢迎您! 

日前,第十九届“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在北京揭晓,扬州宝应县小官庄镇中心初中八年级蔡成耀同学的参赛作品《除杂草种子器》获得银奖,成为江苏省初中组唯一获奖作品。

蔡成耀告诉记者,自己的除杂草种子器,主要用于除稻田中稗子等杂草种子。为什么要发明除杂草种子器?蔡成耀告诉记者,自己一直生活在乡镇,经常看到田间劳作。有一次,他见水稻成熟了,但田中还有一些稗子穗子。“我想农民为什么不愿意除去稗子穗子?问妈妈,妈妈说原因是庄家熟了,水稻很密集,农民在稻田中难走,不易去除长在稻田里的稗子穗子。”

“我请教过农业专家,一株稗子可以产生约1300粒种子,如果不除去这些种子,明年农田中这些稗子的数量约增加几万株。” 蔡成耀告诉记者,如果采用除草剂,会破坏环境。美国科普作家蕾切尔·卡逊就曾写过一本书叫做《寂静的春天》,指出化学物品对环境的危害性不容忽视。

所以人工除草,已经成为趋势。蔡成耀告诉记者,经过学校科技老师高永彬的精心指导,他决定制作自己的“除杂草种子器”。结合观察田间劳作实际,他决定使用长长的不锈钢,等于延长手臂的长度。与用手除草相比,使用除杂草种子器,除去杂草的面积增大约8倍,同时减少人走动的路程。由于稗子的分布不均匀,有的地方稗子很少,这种情况下,使用除杂草种子器效率更高。同时利用铁球的重力来自动连通和断开电路,不需要人工动手开关电路。

除杂草种子器工作时,将袋口朝下套稗子穗子,铁球因自身重力向下运动,电路断开,电机不转动。当穗子进入袋中时,铁球因重力掉下去,电路闭合,电机转动,切断穗子。

“蔡成耀同学的作品聚焦于‘三农’相关领域的实际问题,是具有创意且切实可行的创新方案。”这是大赛评委对他的评价。

“我的发明还很粗浅,希望自己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为农民的田间劳作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 蔡成耀说。 

 

网站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新江南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7007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