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本报讯(记者 邱骏 通讯员 王羊宝)蓝天白云、碧波荡漾,小桥流水、绿草茵茵……这样美丽的场景并不是什么著名的景点,而是姜堰区顾高镇翟庄村通过实施“小微水体”整治,打造出的通南地区首家微型湿地公园。这座微型湿地公园处在翟庄村的地理中心,村民只要走出家门,就可以享受到水清岸绿的和谐自然风光。
翟庄村区域内水系发达,绿岛丰富,具有充足的滨水岸线。2023年,顾高镇借助省小型湿地项目,投资284万元,在此打造通南地区首家微型湿地公园。公园里面的一些水系经过疏浚,沟通相连,沿河建有生态护岸、绿化,同时,湿地中央建设若干条亲水环岛步道,辅以木栈桥、垂钓台等设施,为全镇水生态风景带增色。
“这里过去是一条小河,里面垃圾很多。改造以后成了公园,风景美得很。”村民唐顺祥说,他们全家都喜欢闲暇时到公园逛一逛,心情舒畅。
“经过治理后,湿地公园将全村重要水系都沟通了起来,极大方便了村民生产生活,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提升。”翟庄村党总支书记许章英说。
2019年以来,顾高镇创新实施“塘长制”工作,按照整治规划,持续推行“塘长制+规划”“塘长制+生态”“塘长制+扶贫”的综合治理模式,因地制宜、因塘施策,以自然村为单元,开展系统连片治理。采取水系连通、疏浚整治、绿化护岸、生态放养等方式进行综合整治,彰显“一村一景一文化”特色,生态效应显著。“全镇108处沟塘都明确了塘长,投资1200多万元,对全镇70多处沟塘进行生态修复和综合治理、小微水体整治工作。”该镇水利站站长刘小林说。
目前“塘长制”已经在姜堰全域推广。2021年以来,姜堰区高质量完成172条幸福河湖建设任务,今年该区聚焦“活水”“秀水”“清水”三大主题,坚持水岸同治,控源截污,疏通城乡水环境的“毛细血管”和“神经末梢”,打造出不少小微水体治理样板。在此基础上,今年该区将新建幸福河湖202条,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5%。
姜堰区副区长、河长办主任陆锋表示,下一步,该区将立足“康养名城”城市定位,压实各级河长、镇街部门责任,扩大幸福河湖“积分银行”影响力,全域推进“小微水体”治理模式,接续打造河湖长制3.0升级版,推动河湖长制工作高质量发展,继续走在省市前列。
2024-12-18
2024-12-18
2024-12-18
2024-12-18
2024-12-13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