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五百五十二万亩秋粮喜获丰收

2023-11-05  A+ A-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新江南网欢迎您! 

■融媒体记者 左文东 通讯员 贾 军 黄莉莉

本报讯 又是一年丰收季。眼下,我市水稻陆续成熟,秋粮收购有序推进,农户们抢抓晴好天气收割水稻,确保颗粒归仓。

近日,记者在淮阴区刘老庄镇种植大户霍雨林的优质稻米示范基地内看到,470亩杂交稻颗粒饱满,两台联合收割机正在稻田里来回穿梭。伴随着机械的轰鸣声,一排排稻秆从收割机尾部被搅碎排出,黄澄澄的稻谷被快速装进运粮车中。“经测算,今年我种植的水稻亩产达到1600斤,比去年亩产提高了100多斤。加上今年天气晴好,水稻产量和品质都非常不错,是个丰收年。”霍雨林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同样,在淮阴区惠丰专业农机合作社的粮仓内,粮食烘干设备24小时运转。“我们一边利用晴好天气抢收,一边做好水稻烘干工作。目前日烘干量达到200吨。”淮阴区惠丰专业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张久成告诉记者,今年效益非常好,水稻每亩产量提高了,是个丰收年。

金稻飘香,农民笑开颜;秋粮丰收,农机要先行。我市紧扣农机装备保障和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准备两项关键事项,制定出台《淮安市“三秋”机械化生产工作方案》,落实落细各项工作。市、县、镇成立应急服务队33支,落实应急机具677台,投入联合收割机1.2万台,累计发放跨区作业证3441张,为高质高效完成秋收、秋种、秋管任务提供了坚实的农机装备支撑。同时,我市进一步完善农情调度协调机制,与交通运输、石油供应、公安交管、应急管理、气象、水利、宣传网信等部门单位加强联系沟通,推动形成服务保障农机化生产的合力和良好社会氛围。

今年我市继续推广使用农机“双优”加油卡,开辟专用加油站和农机加油绿色通道,确保农忙期间农机作业用油优惠幅度不低于5%,全力保障农机作业用油供应。同时,向社会公开热线电话,设立跨区作业接待站,组织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动员指导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机手对作业机具进行检查、调试、维修和保养,累计保养维修各类农机具2万余台,积极协调有关农机企业、经销商备足农机及零配件,保证机具和零配件有效供应。

为确保秋粮收购顺利进行,市、县(区)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宏观调控。指导收购企业充分利用“满意苏粮”APP,提升为农服务水平。统筹推动“产购储加销”协同保障,研究制定工作措施,提早安排部署,充分做好托市、自营“两手”准备,全力落实收储轮换任务,坚决守住农民“种粮卖得出”的底线。

近年来,我市依托良好的资源禀赋和生态优势,紧扣“优品种、提品质、强品牌、建基地、壮主体”五个重点,全力提升“淮安大米”品牌的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不断做优做强淮安稻米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据悉,今年我市秋粮应收552.23万亩,截至10月30日,已收获261.16万亩,进度47.29%;其中,水稻应收485.5万亩,已收196.1万亩,占比40.39%。

 

网站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新江南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7007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