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筑巢引凤兴产业 招大引强促发展

2023-11-03  A+ A-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新江南网欢迎您! 

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也是助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点。今年以来,淮安市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环境是金”工作导向,唱响淮安高质量跨越发展最强音。截至9月份,全市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701个,协议引资额2820.96亿元,分别完成年度目标的86.86%、69.48%,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15个(包含1个百亿级项目)、工业项目514个,占比73.3%。

突出“高”字,聚焦聚力抓招商。高位谋划招商工作,把重特大项目攻坚作为加快发展的头等大事、“一号工程”来抓,市委八届六次全会把主攻项目招引放在七项重点工作首位,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重点抓好八个方面工作,第一条就是“主攻项目、优化环境”。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谋划部署全市“3+7+5”招商活动,逢会必讲招商工作、调研考察必看产业项目,并将招商实务全面融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体系,项目招引的热度、建设的力度、服务的温度持续增强。此外,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队分赴日韩和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带头登门拜访重点企业、挂钩帮办重特大项目,市分管领导赴英法和上海等地开展专题招商,推动了一批重特大项目加速落地。各县区(园区)、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注重发挥“一号招商员”示范引领作用,累计在外招商超500天,每日在外招商人员常态约500人。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真正体现“以项目论能力、以项目论作风、以项目论实绩”。

突出“优”字,一以贯之筑平台。坚持全方位“走出去”和高水平“请进来”相结合,把城市推介和招商引资、招才引智融合起来,持续提升淮安城市开放度、美誉度,不断扩大淮安“朋友圈”,成功举办杭州、深圳、上海投资环境说明会以及第三届淮河华商大会等重点招商活动。提高精准化专业化市场化招商水平,立足产业链“招大引强”,围绕全市“7+3”先进制造业集群,精心绘制绿色食品、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型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图谱,研究全市重点企业的上下游,做好建链补链强链文章,加速集聚中天钢铁、天合光能、台华新材等一批突破性、标志性、龙头性的重大制造业项目。新组建苏州(昆山)招商局,驻北京、上海、南京、深圳四个办事处(联络处)增挂招商局牌子,从全市遴选专业招商人员充实其中,加强一线驻点招商力量。同时,加强招商实务培训,提高县区部门领导、一线招商人员招商专业素养,力争通过2—3年努力,市、县、镇三级都组建规模适中、专职与兼职并重、通才与专才兼有的高素质专业招商队伍。

突出“实”字,久久为功强保障。成立市级产业研判专班,加大对签约项目的研判,要求10亿元以上工业、服务业项目必须经过产业专班研判,72小时反馈研判结果,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有效参考。市招商引资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每月签约项目进行综合研判,严把签约项目入库关。通过做精做深产业分析研判和项目预评估等工作,近年来新招引的工业项目,特别是50亿元以上重特大项目质量与产业层次显著提升。秉持“做的要比说的好、服务要比需求早”的理念,变“项目等地”为“地等项目”,以“四敢”精神打造“物流成本最低、要素成本最低、服务环境最优、办事效率最高”的“四最”营商环境。

■融媒体记者 左文东

 

网站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新江南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7007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