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硬实力” 磨炼“真功夫” 淮安消防全面筑牢化工灾害事故“防火墙”

2023-10-14  A+ A-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新江南网欢迎您! 

近年来,淮安市消防救援支队立足全市化工产业发展现状,聚焦灭火救援主责主业,积极在力量编成、实战实训、信息技术“三大体系”建设上做文章,全力加强淮安工业园区化工事故队伍专业处置力量建设,全面筑牢化工企业消防安全防线。

系统整合,提升“硬实力”

“喂,是消防指挥中心吗?我这里是联力环保新能源有限公司,公司异辛烷装置发生泄漏,有人中毒晕倒,请快来救援……”近日,淮安工业园区举行化工企业应急救援实战演练。演练中,企业专职消防队、工艺处置队、消防救援站和周边企业微型消防站、危化品事故处置专家、社会联动力量分工协作,迅速将险情排除在初期阶段。

为缓解消防监管压力,最大限度实现资源整合,2022年以来,支队推动淮安工业园区建立健全“联防、联训、联勤、联用”四联工作机制,通过划分“4+1”联防区域,开展“专业化、常态化”的轮训,建立集响应、协同、处置、保障于一体的应急救援联勤联战机制。支队充分利用职能定位,推动5支园区企业工艺处置队和64个微型消防站正规化专业化建设,实现园区消防指挥中心与地方救援力量互联互通,拓展形成“1+X+N”应急救援作战体系。

支队与淮安工业园区管委会立足产业现状,明确防范重点难点,系统建设化工园区“两站一保”作战编成体系,形成了“一打快,二打强,三打后”的15分钟化工灭火救援圈战斗格局。另有2支国家队作为化工消防力量补充,拓展形成30分钟化工灭火救援圈。

“我们积极优化整合车辆器材装备,在园区内设有举高喷射、灭火冷却、供水供液、化学洗消、战勤保障、通信指挥等6类作战单元,实现了化工储罐、生产装置高中低位灭火全覆盖、远程供给全流程、通信指挥全过程的作战目标。”副支队长、灭火救援指挥部部长谢观鑫说。

科学施训,磨炼“真功夫”

“间歇蒸馏过程的残留物,随着釜内物料越蒸越少,残留物中含有热敏性物质浓度越来越高,极易发生分解爆炸。”近日,苏淮高新区消防救援大队第22期化工理论大讲堂开讲。江苏济业医药化工有限公司安全总监曹永刚围绕危险化学品理化性质及应急处置措施等内容,并结合历年来同类型企业事故案例与消防救援人员进行研讨交流。

“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每天安排危化品企业技术人员到大队指挥中心值班,每周三邀请专家来队开设化工理论大讲堂,常态化开展化工企业调查熟悉,实时录入并修订灭火预案关键信息,不断提高队伍灭火救援实战能力。”苏淮高新区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季魏魏说。

近年来,支队持续开展差异化练兵工作,紧扣实效实训,制定印发《化工编队专项训练方案》,将九类岗位人员训练内容和应用操法总结归纳为单兵、班组、单元、编队四个层级,实现由“大锅饭”到“自助餐”的体技能训练转型升级。

“对标‘全灾种、大应急’任务需要,支队积极落实四个层级实战化训练,明确单兵岗位训练、作战单元专项训练、熟悉演练、沙盘推演和化工事故联合演练频次。明确化工园区消防站开展化工课目训练占总训练时间不得低于80%。”支队灭火救援指挥部副部长、作战训练科科长马曲侃说。

支队以提升战斗力为唯一标准,以实战结果为根本导向,突出大队层级指挥能力建设,大队长指挥联合演练,政治教导员组织战例研讨,激发“头雁效应”,以上率下树立全员参训的鲜明练兵导向。另外,还规划新建支队“1+N”应急救援训练基地,健全化工事故处置人才库,不断增强专业队综合素质能力。

科技赋能,种好“试验田”

“淮安晨化新材料有限公司,平台监测发现你单位聚醚二车间聚合釜温度报警,请迅速安排人员到现场查看,并核实报警点位情况。”近日,淮安工业园区消防指挥中心通信员隽佳佳发现平台跳出报警信息,并迅速联系单位进行处置。

支队始终牢牢把握科技创新这一核心助力,建立接警调度、辅助决策、数据研判、信息报送、联勤联动五位一体的园区智能化联合指挥中心。

“指挥中心接入‘淮安工业园区安全综合监管平台’,利用5G网络全天候全范围监控园区安全生产形势,为灾情研判提供科学依据和信息技术支持,助推灾害处置手段精准化、高效化、信息化。”季魏魏表示。

科技赋能助力实战打赢。支队树立化工侦察“无人化、少人化”的作战理念,联合地方科技公司开发灵嗅侦检模块和智能可视化数据分析软件,推动无人机“前突侦察”编队建设,同步联动指挥中心传输画面,稳定获取化工事故处置关键数值,实现指挥中心—应急指挥车—前线通信员多端协同作战。

按照“服务决策、适度超前”的原则,工业园区消防指挥中心建设化工灾害事故处置智库,推动接入危险品运输车辆管理、化工企业DCS数据等危化品信息资源系统,丰富拓展辅助指挥决策手段,实现园区消防治理从传统经验型向信息技术型的战略转变。

“下一步,淮安消防将继续系统整合内外部资源力量,按照‘专业化编队、模块化调集、扁平化指挥、全过程保障’的原则,边建、边用、边完善,全力推进化工灭火救援编队建设,提升训练实战化水平和攻坚打赢能力,为淮安经济发展贡献消防智慧和力量。”淮安市消防救援支队支队长李荣表示。

 

网站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新江南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7007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