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中国江苏网9月5日盐城讯 连日来,随着东台市朱家墩渔业专业合作社直播店网络关注度的提升,产品线上线下的销售量也在节节攀升,泥螺、麻虾酱、醉蟹等源源不断发往大江南北,让东台市弶港镇新港村“两委”一班人更加忙碌。这是弶港镇“红帆高扬”引领强村富民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该镇倾力打造“红帆高扬”党建品牌,各村居结合发展实际,先后创树了“新兴向荣”“渔水情深”“匠心独苣”等20个子品牌,以“书记项目”为内核、“支部堡垒”为支撑,制造强村富民新引擎。
产业发展到哪里,支部就建到哪里。面对新型经营主体的迅猛发展,该镇及时调整优化党组织设置,撤销重建党支部58个,新建村集体领办专业合作社支部、乡村旅游支部、农村电商支部、劳务服务支部42个,让党支部始终成为引领发展的“火车头”。
巴斗村旅游党支部高扬“斗转兴遗”品牌,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与上海市山阳镇渔村支部开展结对共建,持续推动渔旅融合发展,把“美丽风景”变成“美丽经济”,实现集体收入增长与村民增收共富“双赢”。仅去年,旅游收入达1200万元,人均分配红利达1万元。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该镇通过实施“强头雁”工程,着力提升想发展、能发展、会发展能力,先后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干部素能大提升”“争先进位大发展”等系列活动,把“一村一项目”融入“书记项目”,把强村富民业绩作为专业化星级评定的主要指标,在发展上形成“比学赶超、激情干事”的态势。
全镇20个村居集体领办合作社、公司23家,实质性经营项目22个。其中土地流转种植面积近5000亩,每年新增集体经营性收入200多万元。姜墩村高扬“红福姜至”品牌,把党旗插到土地流转一线,适应缺劳农户“退”田意愿,先后流转土地1150亩,使每年的经营性收入超100万元,从薄弱村跨入省定经济强村。老党员于伯林说:“种了一辈子田,想不到现在坐在家里还照样拿钱。”他20亩地每年收入18000多元。
乡土人才是强村富民的主力军。该镇一方面加强党员干部后备队伍建设,大力实施干部学历“8090”计划,后备梯队储备人才达34人;另一方面注重发现使用乡土人才,全镇建档在册的近300名能工巧匠和农民经纪人活跃在生产经营一线,通过培养其中的党员代表,让他们成为引领新发展的“一面旗帜”。镇海居委会注重放大“镇芯海城”品牌影响力,通过成立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集聚叶平稳等一批厨艺高手抓住集镇有机更新创造的新平台,牵头发展特色餐饮店10家,拓宽了居民收入新的增长空间。
黄海森林公园周边的中来村高扬“香叶甜来”品牌,成立旅游劳务服务公司,发挥农民经纪人信息畅、人脉广的优势,大力发展劳务中介、项目对接和施工业务,每年入园劳务达3000多人次,收入达400万元。
该镇把招商引资作为党建工作的头号工程,紧抓不放。八里村以“甜叶谧宇”品牌为统领,将一批党员能人变招商能手,紧盯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开展有针对性的“甜蜜产业”招商,继甜叶菊后实现“三级跳”,新建1150平方米冷库,招引浙商入驻从事蔬菜加工;利用傍依344国道优势,招引南通客商建成百亩葡萄园;目前,正在与苏南客商深化洽谈草莓采摘园项目,成为全镇“党旗红、三农兴”的优秀示范。(邓鑫林 余卫成)
2024-12-18
2024-12-18
2024-12-18
2024-12-18
2024-12-13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