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我的童年是在农村老家度过的。家乡村西漳河岸边的红色土壤遇水粘性很大,家乡的人们把它叫作“胶泥”。我们兄弟三人上下都相差两岁,当年,不知愁滋味的我们三天两头在胶泥里滚爬玩耍。
盛夏的午后,我们兄弟三人不顾头顶上磨盘大的太阳,赤脚下水把“胶泥”从河里挖出来,找块平整的路面去摔打。当时学校院里有个水泥乒乓球台案,兄弟三人都争抢着到那里摔泥。三双小手一齐抡开,只听见一片“啪啪”声作响。经验丰富的大哥边摔边指导:“胶泥摔得熟没熟,要看摔的功夫大小。”我用泥手抓一把脸上的汗水泥点,乒乓球台案上又响起了一阵啪啪摔泥声。看胶泥是不是摔熟了,得用根头发把胶泥割开,横切面上没有了蜂窝气孔就是熟了。
胶泥摔熟后分成大小不等的方块开始“刻模”。大哥从贴身的口袋里摸出爷爷从集市上买来的多种图案的陶模子,把摔好的胶泥轻轻地按上去再慢慢压实,“刻模”这真是个技术活,用劲小了花纹印不全,用劲大了会把陶模压坏。刮净陶模泥边再轻轻地磕一下,一个完整的泥模就成型了,晾在南屋窗台上等它自然风干。我和弟弟也学着他的样子刻我们的泥模。几天后,各色各样古朴鲜活的泥模就摆满了南屋窗台: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八仙祝寿、柴王爷推车、狗撵兔子应有尽有。兄弟三人邀请爷爷奶奶来欣赏评奖,看着我们摆弄自己的“作品”,爷爷高兴得旱烟袋直抖,奶奶笑得弯下了腰。
刻泥模游戏时间一长也就厌烦了。在九叔的指导下,我们又学会了做泥哨。把一块摔熟的胶泥加工捏成长方形,用细铁丝把平面的两个角削去,然后在三个平面上各扎两个楔形的孔眼。晒干后稍加打磨含进嘴里一吹,就能发出一种很细很高的声响,煞是好听。为了避免兄弟三人的作品发生“产权”纠纷,在奶奶的主持下把泥哨子涂成三种颜色,大哥的染成红色,我的涂上绿色,三弟的喷成黑色……下午放学后去地里割草的路上,兄弟三人比谁的泥哨好看,谁吹得更响,唧唧喳喳嘻嘻哈哈,泥哨里飞出阵阵快乐童年的歌。
2025-01-13
2025-01-13
2025-01-13
2025-01-13
2025-01-13
2025-01-13
2024-12-12
2024-07-27
2024-07-21
2024-05-24
2024-05-24
2024-05-20
2024-05-20
2024-05-20
2024-05-20
2024-05-20
2024-05-20
2024-05-20
2024-05-20
2024-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