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中小学不得公开学生考试成绩名次 学校不得因家长职业对学生区别对待 教育部公布《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学校不得公开学生个人的考试成绩、名次;不得要求学生提前到校参加课程教学,不得限制学生课间出教室活动;不得违规强制向学生收费或强制要求捐款捐物。此外,教职工一旦发现校园欺凌情况,要及时制止。
教育部拟规定:学校不得区别对待学生、公开成绩
6日,教育部就《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21年4月23日。
征求意见稿指出,学校应当平等对待每个学生,不得因学生及其家长的民族、种族、性别、户籍、职业、宗教信仰、教育程度、家庭状况、身心健康、学习能力等情况歧视学生或者对学生进行区别对待。
此外,学校不得公开学生个人的考试成绩、名次,不得对外宣传学生升学情况;在奖励、资助、申请贫困救助等工作中,不得泄露学生个人及其家庭隐私。(教育部网站)
教育部拟出新规:学校应预防并制止教职工与未成年学生恋爱
6日,教育部官网公布《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21年4月23日。《规定》对学生信息保护、防欺凌、防性侵等方面都提出了明确要求。
《规定》明确,学校应当采取必要措施预防并制止教职工以及其他进入校园的人员实施以下侵害学生身心健康的行为:
与学生发生恋爱关系、性关系;抚摸、故意触碰学生身体特定部位等猥亵行为;向学生作出具有调戏、挑逗或者具有性暗示的言行;向学生展示传播包含色情、淫秽内容的信息、书刊、影片、音像、图片或者其他淫秽物品;持有以未成年人为题材的淫秽、色情视听、图文资料;其他构成性骚扰、性侵害的违法犯罪行为。(澎湃新闻网)
教育部:违规使用“教育部推荐”“新课标指定”等字样不得选用为课外读物
2日,教育部举行新闻通气会,介绍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睡眠管理有关文件。封面新闻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文件明确存在违规植入商业广告或变相商业广告及不当链接,违规使用“教育部推荐”“新课标指定”等字样的,不得推荐或选用为中小学生课外读物。
文件强调, 违反《出版管理条例》有关规定,或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推荐或选用为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污蔑、丑化党和国家领导人、英模人物,戏说党史、国史、军史的;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有反华、辱华、丑华内容的;泄露国家秘密、危害国家安全的;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存在违反宗教政策的内容,宣扬宗教教理、教义和教规的。(封面新闻)
广东探索职业技能等级和学历证书互通
近日,广东印发《关于促进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创造流动机会、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畅通流动渠道、拓宽技术技能人才上升通道等多项措施。
《意见》指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立就业与产业、教育、医疗等政策协同机制,加大财政对稳就业的支持力度;加快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流动均衡;打造创新创业高地,增强流动动力。(人民日报)
陕西 中小学课后服务今秋全覆盖
陕西省教育厅在日前召开的全省基础教育重点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今年9月,全省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要在学生自愿参与的前提下实现全覆盖,紧密结合第二课堂,全面落实“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陕西要求,各中小学要严格执行相关收费政策,将收取的课后服务费足额用于课后服务工作,不得以任何理由截留、挪用,确保专款专用,并通过学校公示栏、公告牌等方式进行公示,主动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
陕西还将召开全省课后服务现场推进会,安排部署此项工作,并要求各中小学加强学校部室建设,全面落实“五育并举”,帮助学生培养兴趣、发展特长、开阔视野、增强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国教育报)
福建:聚焦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提质扩容
近日,福建省发改委印发《福建省义务教育提质扩容工程建设方案(2021—2025年)》,聚焦义务教育薄弱环节进行改善与能力提升。
方案提出,“十四五”期间,要统筹优化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建设,各类学校办学条件达到省级基本办学标准。其中,以城镇为主消除大班额,以乡镇为主建设寄宿制学校,以规划长期保留的乡村学校为主建设小规模学校。结合新型城镇化和人口流动需求,工程项目向义务教育学位缺口严重的城市新区等人口集中地区倾斜。优先支持教学、学生生活设施存在较大缺口,且难以通过调整房舍用途解决的学校,构建与人口规模相适应的义务教育布局。(中国教育报)
江苏中小学幼儿园将配备专职保安完善护学岗
31日,省教育厅发布通知,就我省中小学幼儿园防范易发问题、消除薄弱环节,进一步强化若干事项。
《通知》提出,要会同公安机关强化上下学时段校园周边“高峰勤务”机制、完善“护学岗”制度,确保重点时段学校门口“见警察、见警车、见警灯”。实施错峰上下学,合理设置家长接送区域,避免人员、车辆长时间在学校门口聚集停留。强化学校门卫值守和内部巡查制度,加大重点时段和关键部位监管力度,严防无关人员和非教学用易燃易爆物品、有毒物品、动物、管制器具等危险物品进入校园。(人民网)
长期以来都存在有些学校和有些老师,因为学生家长的收入水平和社会身份而对学生区别对待,用学生家长的社会身份和收入水平来评价学生的优劣、评价学生家长的素质高低,将学生和学生家庭的收入高低、家长的社会身份,和学生的德行素质、天赋表现的优劣等同起来,这种人真的不配做老师。
另外,有人说要禁止学校收集学生的家庭背景信息,这其实不可取,学校和学校班主任还是有必要知道学生的家庭情况的,要对一个学生的家有全方位的了解,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成长。
学校和学校老师,一定要给予公正、公平的教育和培养,更要对家境不好的学生进行特殊照顾,保护他们的自尊心,给予支持、鼓励而非打击和嘲讽。
一定不能用家庭出身背景去歧视学生、对学生区别对待的,这违背了最基本的师德、为人的道德,然而只用道德去约束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实质性的法律法规来作为约束管理。
需要完善学生和学生家长的反馈投诉通道,对学校学生教学管理做到公开、透明、公正、公平,也必须要严格禁止和惩处各类因家长职业身份而区别对待学生的行为。
2025-02-20
2025-02-20
2025-02-20
2025-02-10
2025-02-08
2025-02-08
2025-02-08
2025-02-08
2025-02-08
2025-02-07
2025-02-07
2025-02-03
2025-02-02
2025-02-02
2025-02-02
2025-02-02
2025-02-02
2025-02-02
2025-01-30
2025-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