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视频:【新闻1+1】新疆喀什疫情:最新进展和提醒,时长约23分44秒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健康委最新通报,截至10月28日24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现有确诊病例45例,无症状感染者138例,都在喀什地区疏附县。
一下子检测出这么多无症状感染者的情况,在整个新冠疫情中并不多见。
很多人听到“无症状”三个字,也觉得很担心:
● 我会不会被无症状感染者传染?
● 我所在的地区会出现类似的疫情暴发吗?
● 国外出现越来越多的轻症患者,且无症状感染者比例增加,这是疫情结束的信号,还是会给控制疫情增加难度?
01
新疆喀什地区138例无症状感染者,能说明病毒毒性减弱了吗?
暂时还不能判断新冠病毒的毒性是否有变化。
感染者是否出现临床症状,除了病毒毒力,还与检测时感染者所处的阶段、个人体质等相关。
目前报道的138名无症状感染者,都是主动筛查时发现的。
10月26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喀什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王希江介绍,目前发现无症状感染者的主要原因为: 这些感染者的核酸检测及时,在感染早期就被发现了。
感染者在症状出现之前就能检测出阳性。此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主任王广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新冠病毒感染者在出现症状前的2天,一般就能查出阳性。
这些无症状感染者中,一部分随着病情发展转为确诊病例,另一部分可能会在治疗后恢复健康,整个过程不会出现肺炎症状。
因此,我们无法通过此次疫情来推测,病毒的毒性是否减弱。该做好的防护措施,依然要保证严格做到位。
02
喀什疫情的0号病人没找到,是不是意味着疫情还没控制住?
不是。
就喀什的疫情防控而言,“找到0号病人”和“控制疫情”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从流行病学角度来讲,“0号病人”即疫情暴发的源头。针对0号病人的溯源,更多是科研意义,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病毒的来源和传播途径,避免再次出现类似的疫情。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是控制疫情的主要手段。通过对疏附县所有人群进行检测,发现所有的感染者并隔离,就能达到控制全部传染源的目的。
“找不到所谓0号病人,不值得大惊小怪”,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教授王立铭就专门撰文称,SARS、埃博拉等传染病,我们至今依旧无法100%确定0号病人究竟是谁。但在国内,这些疾病目前已经几乎影响不到我们了。
所以0号病人与疫情是否受控之间并没有因果关系。每次疫情出现,只要在溯源过程中,找到所有可能的传染源,并把他们纳入医学观察和治疗中,疫情就可以控制住。
03
无症状感染者防不胜防,我们身边会不会有大量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没有症状,普通人确实发现不了,但目前在国内,你身边有无症状感染者的可能性极低。
首先,根据以往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新冠病毒感染者绝大多数会出现临床症状: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2月11日发布的针对全人群感染者的调查报告中,中国内地共报告72314例病例。在病例构成中,确诊病例44672例(61.8%),无症状感染者仅889例,占比1.2%。
3月16日发表的一篇论文中,研究者对1月16日~2月8日上报的2143名儿童(2~13岁)病例进行分析,无症状感染者占比仅4.4%。
以上研究表明,新冠病毒感染者极少以无症状携带者的状态存在。
一般认为,新冠感染者的潜伏期最长为14天,这意味着这些无症状感染者将会在14天内出现临床症状或自身清除病毒。无论哪一种形式,其结果都意味着传染源被控制或消除,不会继续引起病毒传播。
其次,目前除喀什外,全国各地并无新增确诊病例,可以推断人群存在隐匿的无症状感染者的可能性极低。
在4月疫情逐渐止息时,也曾有一波关于“人群中是否存在大量无症状感染者”的讨论。
钟南山院士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关于中国国内“无症状感染者”的情况,目前了解得很有限:既没有具体数字,也未有详尽研究。
但是根据已知的事实,也可以做出一些推断,目前发现的无症状感染者已经具有传染性。
考虑到新冠病毒的传染性很强,短时间内即可大面积扩散传播的特点,假如周围有很多的无症状感染者,在过了潜伏期后将会有大量的确诊病例。但我国目前只有零星的疫情发生,这些就足以表明全人群中几乎没有无症状感染病例。
04
冬天新冠病毒活跃程度增加,疫情会严重吗?
秋冬季节温度较低,相较夏季,新冠病毒可以在环境中存活更长时间,增加了病毒传播的可能。
目前,国内的感染者已经被隔离并接受治疗,外环境中几乎不存在活病毒。我国继续采取严格的防控措施,这意味着发生大规模疫情的可能性是比较低的。
新冠病毒喜冷不喜热,温度降低可能会增加它们在体外存活的时间。
巴西的研究人员发现,每日新增确诊人数会随着温度升高而下降。
法国的研究人员发现了类似的现象:当温度出现明显升高后,每天的新病例增长率出现了下降;反之,当温度出现明显降低后,每天的新病例增加。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就曾说过,全球新冠疫情将持续高水平流行,冬季在高水平基础上再加重。
但是,这不意味着气温降低,我国疫情就会更严重。
温度对新冠病毒传播是有影响的,但并不是决定性的。新冠病毒能在所有地区传播,防控新冠病毒的主要措施依然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目前大部分的传染源为境外输入,严格的管控措施锁住了传染源,剩下的就是个人要戴好口罩、勤洗手,做好环境消毒,锻炼身体以增强免疫力。保护好个人就是保护好大家。
05
秋冬同样是流感高发季节,感冒、流感与新冠肺炎如何区分
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和新冠肺炎,都是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都会出现发烧、咽痛、咳嗽等相似的症状。
很多人出现轻微咳嗽、头疼的情况时,就会非常担心:自己是不是感染了?
目前在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已经基本得到控制。如果出现症状持续不缓解,或症状符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或有高危人员或高危物品,如,进口冷链食物(冻鸡肉、冻海鲜等)接触史,就需要考虑就医。
具体症状上的异同,可以参考下面这个表格
向下滑动阅览
要特别注意:如果你是以下高危人群中的任意一种,只要出现发烧、咳嗽、乏力等症状,都应该及时就医。
(1)年龄
(2)年龄≥65岁的老年人;
(3)本身存在慢性疾病,或免疫功能低下的人;
(4)肥胖者,BMI≥30;
*BMI=体重(单位:千克)除以身高(单位:米)的平方
(5)怀孕28周到产后一周的女性;
(6)重度吸烟者。
放眼全球,美国、欧洲和印度等地区的确诊人数依旧在增加,中国就算防控措施再严格,也很难独善其身。
我们需要做的是保持警惕,做好日常防护措施,期待新冠疫苗和治疗药物的研发成功,给疫情的全面防控带来转机。
2025-02-20
2025-02-20
2025-02-20
2025-02-10
2025-02-08
2025-02-08
2025-02-08
2025-02-08
2025-02-08
2025-02-07
2025-02-07
2025-02-03
2025-02-02
2025-02-02
2025-02-02
2025-02-02
2025-02-02
2025-02-02
2025-01-30
2025-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