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面前,不能有任何侥幸心理。目前我们的疫苗接种率远低于英美等国,科学看待疫苗,减少不必要的焦虑和恐慌,积极接种,既是对自己和家人负责,也是为防疫大局做贡献。
突然出现的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打破了安徽省440天“本土零新增”纪录。自5月13日以来,安徽、辽宁两省在两天内已发现新冠阳性病例近20例。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安徽、辽宁两地疾控部门均表示,新增确诊病例没有接种新冠疫苗。
与新冠病毒打了一年多的交道之后,各地已积累诸多行之有效的防疫经验,我们有理由相信,此次散发疫情能得到比较稳妥的应对。但“确诊者未接种疫苗”的消息,无疑给所有人敲响了警钟:要构筑免疫屏障,疫苗接种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必答题。
钟南山院士近日强调,接种疫苗是实现真正群体免疫的方法,要争取尽快达到70%至80%的接种率。然而,截至5月14日,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8063.3万剂次,接种率远低于英美等国。如果不能切实提高接种率,我们短期内仍将无法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
一个比较积极的现象是,最近一些人的“疫苗犹豫”有所改变。据媒体报道,安徽出现本土确诊病例后,5月14日全国接种新冠疫苗超1372万剂,创下3月14日中国启动新冠疫苗接种日报制度以来的单日纪录。合肥5月14日接种超过36万剂次创纪录,多地疫苗接种点还出现排长队的情况。
从观望犹豫到争相接种,我们乐见更多人意识到接种疫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各地要积极回应民众希望尽快接种疫苗的诉求,调配充足疫苗,科学安排接种点,引导人们有序接种。一些地方防疫人员上门服务、流动接种、建设方舱等探索,也可尽快推广。
在病毒面前,不能有任何侥幸心理。科学看待疫苗,减少不必要的焦虑和恐慌,积极接种,既是对自己和家人负责,也是为防疫大局做贡献。只有大家积极配合,以实际行动提升疫苗接种率,才能更快构筑免疫屏障,更快让社会生产生活回归正轨。
新华每日电讯作者: 陈尚营、陈诺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新江南网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新江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出示权属凭证联系管理员(yin040310@sina.com)删除!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